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谈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方法

谈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方法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11-29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对旧城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为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生活条件,极大提高了城市的现代功能。城市更新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象征,但城市大规模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许多历史文物被摧毁,历史街区被推平,蕴含城市文化的传统建筑被现代化,地方民族特色被逐渐吞噬,取而代之的是高楼耸立的繁华都市风格,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格局。城市是社会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产物,历史街区是城市的历史缩影,也是城市的发展源头,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虽然我国城市建设中对历史街区进行了保护规划,但在城市大规模改造的具体实施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历史街区保护被架空,大量的文化遗产逐渐被摧毁殆尽,保护历史街区,塑造历史文化浓厚现代城市成为时代呼吁的主题。

1.历史街区含义及重要价值

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意义的区域,包括城镇、街道、村庄,其包含丰富趣味的历史故事,代表着某个历史时代的发展特征,体现着地方发展的历史变迁,是城市发展中一笔重要的历史遗产[1]。相比拥有整齐高楼的现代化城市而言,历史街区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风格更耐人寻味,人们领略其中的历史故事或艺术风情,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而言,何尝不是放松身心和慰藉心灵的好去处,可见历史街区可以开发作旅游资源,促进城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总之,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传承历史文化和体现城市发展脉络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在改造城市过程中当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加以完整保护,使得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保护并行,提升城市综合形象。

2.我国城市发展历史街区保护进程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大致可划分为三阶段:(1)第一阶段: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初,我国全面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初步成效,为旧城改造提供经济条件,各大城市进入旧城改造的新格局。由于同期的经济政策导向和公众保护意识薄弱,导致全国范围内旧城大拆大建,加上高密度土地使用争夺的驱使下,城市一些历史街区被大量的推平重建,导致我国众多城市历史文物为摧毁。虽然当时我国制定了相关文物保护法律,比如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1992年《文物保护法细则》等,但法律局限于对重点文物单位的实体环境保护和修复,忽视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2)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保护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形成文物古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双重管理体系,历史街区改造进入探索和试验的阶段,对历史街区的改造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念,注重历史街区传统风格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历史街区的破坏势头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好的控制。(3)第三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后,我国历史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形成“文物古建——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格局,完成历史文化保护从“点、线”到“面”的转变,历史街区保护获得了全所未有的重视。在城市建设中,聚集城市规划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开发商等多方的合作,弥补过去政府单方投资和管理的缺陷,使得历史街区在城市建设中受到全方位的保护。

当然,历史街区保护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在寻求城市长远更新发展中应当兼顾历史街区的保护,实现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更新达到和谐共存。

3.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方法

林靖江王城是一座明代王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国内典型的历史街区代表。由于桂林市中心片区用地规模逐年上涨,靖江王城周边建筑密度和高度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靖江王城的保护。本文靖江王城作为例子,探讨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和开发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城市建设中“发展”与“保护”协调共进,全面改善城市的面貌的同时传承历史文化。

3.1靖江王城历史街区概况

靖江王城坐落于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大学院校、风景名胜区、完整历史建筑物、历史背景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靖江王城南北长556米,东西宽355米,王城最先开始建于公元1392年,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 “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城门高深,气势森严,古建筑群按中轴线整齐排布,气势磅礴,高大华丽,充分的体现了威仪和王权的至上的思想。靖江王城的东边是中华路地块片区,西边是中山路片区,南面是正阳街步行街片区,北部是风北路地块片区,在靖江王城的周围有部分小古巷,一些古巷的年代比较久远[2]。

3.2 靖江王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古建整体形态:如图2所示,靖江王城内部建筑空间格局按中轴线分布,大多面宽大进深小,建筑密度小,总体布局竟然有序,形成气势宏伟古建群,其绿地空间尺度给人舒适感,整体韵律强烈。但近年王城城墙外不断扩大用地,新建的建筑与王城内建筑色调格格不入,主要表现在新建筑色彩、样式、风格与整个靖江王城历史风貌不相融合。(2)建筑使用情况:当前靖江王城功能趋向现代多元化,大部分的历史建筑被用于居住、办公、教育、商业、餐饮等,成为集旅游、生活、商业为一体的现代多功能旅游区,增加了交通、人口流动量,极大破坏了王城安静优雅的环境,同时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也造成的王城建筑受损。(3)景观整体风貌:靖江王城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象山景观——靖江王府——叠彩山景观视廊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3所示。但由于城市不断更新发展,王城内交通设施影响历史街区景观的连续性,使得靖江王城的入城主路线与王城感知度不明显。此外王城各个城门周围的商铺色调与王城风格不相符,街区巷道是路面未使用青石板色调铺装,一定程度影响王城整景观风貌。

3.3 靖江王城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方法

3.3.1 靖江王城周边风貌的整治

整治历史街区周边环境风貌,使周边环境风貌与历史街区环境相协调一致。根据《文物法规定》:“文物古迹有一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靖江王城片区西邻中山路,东到中华路,南至解放东路,北至凤北路[3]。根据有效规定,靖江王城城墙外16米范围内属于非建设区,非建设区域外20米范围内为高度不超过10米的低层建筑区,非建筑区和底层建筑区属于王城风貌协调区,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对协调区内的建筑进行集中整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有规划的进行整治和改造,使得王城周边环境与王城风貌相协调一致,形成浓厚的古城风貌,给人带来视觉享受。同时应当对王城周边街道铺面不和谐的色彩鲜艳的广告进行整治,更换复古木纹雕刻的广告牌,接近古城建筑风格。此外对于王城主干道和协调区内的路面铺装小青石板,尽显王城历史风貌,使人们充分感受王城整体的历史基调。

3.3.2 靖江王城内部风貌保护方法

在城市更新和发展进程中,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还包括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保护。对王城风貌保护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保护历史街区风貌遵循整体原则。靖江王城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硬件的古建筑上,同时还表现其中发生的历史变迁故事。在保护王城整体风貌的同时,应当明确王城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和历史故事,比如摩崖石刻、孙中山纪念物、清代贡院石作遗存等,使得王城景观风貌的整体连续性。第二,修复历史街区需遵循可识别原则。时代变迁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遗址、历史街区受外力作用出现损坏,在对古建筑保护和修复时,应当充分尊重原有风格和色调,保持历史街区的历史信息真实性。

3.3.3 构建靖江王城保护体系。

借鉴国外成熟历史街区的保护控制体系,依据我国相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发展和探索实践,立足靖江王城现

实情况,制定靖江王城专门的保护制度,比如《桂林市城市风貌导则》,从法律层面、城市规划层面、建筑保护层面等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从整体保护靖江王城的整体风貌,实现王城保护实现“整体协调、合理用地、情感设计、分类保护、延续文脉”和谐有序发展。

总之,城市更新是对城市中衰败的旧城区域进行改造和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功能,但城市更新不当极易导致历史街区的损坏,极大影响城市文化精髓的保护。因此,进行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当合理规划,从历史街区的历史基调出发,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和周边风貌,并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使城市“发展”与“保护”协调共进。

【谈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方法】相关文章:

“口述历史”努力不当“小女孩”

图说历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青时评:对高中历史课改的一赞一弹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教学建议

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中的评价方法

上海中小学历史新课标指向"主动学习"

《探索历史的奥秘》内容标准解读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