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择与运用

历史论文-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择与运用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5-12-25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梁启超先生曾云:“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当然不能仅靠一些现成的结论,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课标对此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这里,存储“历史信息”的载体无疑是指史料,即白寿彝先生所说的“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或如曹大伟所说的,“一切存储着有关过去信息的资料”,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的应用既是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认识的有效手段,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科索养。

(一)合理运用史料进行情景刨设,可引人入胜,使课堂生色。教师适当地补充一些历史人物的经历或轶闻趣事,揭示一些历史事件的精彩细节,往往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如讲到周恩来总理时,可补充总理去世时联合国降半旗的事,能让学生了解周总理高尚的人格和非凡的魅力,油然而生敬仰之情,并能影响他们的文化人格形成。

(二)利用史料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科素养。在讲授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时,可运用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陈独秀《青年杂志》、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中的三组材料设计下面这个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经过简短的讨论,学生很快得出自己的见解:三组材料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阐释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在史料阅读的帮助下,轻松解决。

(三)通过史料论证一些史学观念,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史学观念的理解与认识。比如在解决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影响时。可以运用以下材料:黑格尔的:“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界估量的太高或者太低:爱奥尼亚明媚的天空固然有助于荷马诗的优美,但是这个明媚的天空绝不能单独产生荷马。在土耳其的统治下,就没出过诗人”,汤因比的:“文明的起源不是生物因素或地理环境单独发生作用的结果”,文明是“一种遭遇的结果,”是“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挑战”和“应战”中诞生的。学生通过对于这些史料的解读,很容易获得正确的史学观念:地区文明与地理环境之间并非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助于文明的产生,但这并非决定因素。

(四)补充经典史料论证教材观点,可深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为了说明中国四大发明对于欧洲产生的影响,可给学生提供马克思的原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经过史料的解读,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古代发明对于西方近代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用历史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1、史料教学要科学

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因此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所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面对史料时,除了判定真伪的基本问题外,更牵涉到如何获得有效信息,以及有效信息如何诠释的问题。落实在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时一定要真实,在指导学生搜集史料时要教会学生鉴定真伪,使用史料时要尝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选取历史材料应适度灵活

由于课时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要求运用,对历史材料的取合应保持适度性。选用的历史资料应围绕本章节的重点或难点,要以学生的知识起点为依据,选用那些最有论证性和说服力的材料,而不能搞材料的简单罗列和堆砌。

3、把握历史资料应层次一致

首先,教师在选用历史资料时,应充分考虑面对的具体对象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学生相比,后者在分析历史材料的综合能力方面肯定优于前者,所选用的历史材料也应略难于前者所使用的。其次,教师在选用历史资料时,要充分注意把握历史材料的使用和学生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层次相一致。

4、使用历史资料要防止“舍本逐耒”

课本和课外提供给我们的历史资料是如此的丰富,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提纲挈领的原则。即历史资料的选用是为课本中心内容服务的,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服务的,切忌为使用历史资料而用历史资料。如果一节课大部分时间被历史资料分析所占用,学生在课后难以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和体系。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我们在运用历史资料时应注意防止的。

5、展示历史资料要多种手段

虽然课本上已以文字、照片、图画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展示多面的历史,但如果在教学中仅让学生读读看看,未免单调。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我们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历史”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看得见、听得懂、想得通。

6、历史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慎言或不言,给学生勇于表达发挥的机会

学生讨论发言的广度、深度和高度都表现出学生对材料思考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扩散性。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到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情景中,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感体验。

傅斯年先生曾经说过:“史学就是史料学”,历史研究、历史教学都必须首先从研究与分析史料开始,只有精心的研究史料、运用史料,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理想境界,提高历史课堂的品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2]白寿彝:《史学概论》.

[3]曹大伟.赵世瑜:商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探索历史的奥秘》.

[4]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

[5]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末风等译).

【历史论文-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择与运用】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中的体验及反思

新课程下教师要多“问课”

场景教学法在历史教学的运用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体系与分类

新课标下对历史教育现实的困惑与思考

高三历史课教学反思

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反思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