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的“去碎片化”策略的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的“去碎片化”策略的案例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5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中的“碎片化”现象因课程改革的模块式教材编写而日渐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专业知识积淀不够,缺乏“整体化”“主题化”等教学理念。如何按照课程改革的标准,改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碎片化倾向,应是当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情景再现

笔者曾上过一节公开课,课题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了上好这节课,笔者动了不少脑筋,翻看相关书籍,观摩优秀课件,还反复重温了以前上过的课。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笔者对教材还作了处理,并进行了如下教学。

【课例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片断

1.新课导入

播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视频片断。

2.新课教学

展示一: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通过中苏建交引出“一边倒”的方针,接着讲解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

展示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视频展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和内容。

展示三: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

展示四:参加万隆会议(1955)。

3.课堂小结

一个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次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三项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四项成就——第一次建交高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公开课得到了大多数评课教师的肯定,但有一位教师的发言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他说:“沈老师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解成了四项成就并逐一讲解,条块比较清晰,但在最后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没有梳理这一时期外交发展的脉络,结果是条块过于清晰,却缺少条块间的内在联系,使得整节课的内容变得零散破碎,没有整体感,造成课堂教学的‘碎片化’。不可否认,对照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沈老师似乎完成了所有知识点的教授,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这种支离破碎的教学形式下,学生或许会记得‘三大方针、四大会议’等内容,但若问学生‘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或让其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进行整体的评价,学生也许就不能顺利对答了,因为沈老师把这一知识结构掰开,揉成了一地的碎片。”

二、课后反思对照

这位教师的发言迫使笔者静下心来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而第一次听说的“碎片化”概念也自此进入了笔者的教学研究内容。

所谓教学的“碎片化”是指在教学中,将完整的教学过程分解为零散的知识点和细节的现象。在比较关注用细节打动学生的今天,中学各学科几乎都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它形象生动,可以见微知着。但若处理不好,也会走向反面。如高中历史学科,因现行的教材是在专题式的教材编排体系之下,很多教师习惯于单独对某一课甚至某一知识点作具体的分析,而不再认真建构和解读整个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甚至有的教师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一堂完整的课割裂成毫无关联的若干碎片。长此以往,教学中的碎片化现象不仅会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割裂成若干条块,还会阻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更阻碍了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种“以知识为本”的碎片式教学模式,背离了现代教学“育人为本”的整体价值取向,十分值得商榷。

经长期观察,笔者发现,除了如“课例1”这种“散落一地”的无序化碎片现象外,常见的还有其他几种表现形式。

(一)碎片堆砌化

【课例2】《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导入片断

①视频导入:视频《大国崛起》片断。

②提问导入:何为新航路?

③图片导入:油画《放贷者和他的妻子》。

④资料导入: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这位教师在这节课的导入中以叠加的方式来进行,形式多样,有视频的,有提问的,有图片的,有资料的,丰富翔实的内容让学生听得很认真、很专注。但十分钟左右的导入环节挤压了教学重难点突破所需的空间,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在评课交流的环节中,上课的教师说这些素材都很好,就把它们都用在导入环节中了。然而,这属于简单重复,再加上所有导入的素材都没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只是一种叠加,可说是“碎片成堆”。

(二)碎片零落化

【课例3】《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片断

在讲授遵义会议这一知识时,有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遵义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2)遵义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3)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从表面上看,这三个问题似乎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但学生只要按图索骥,就能马上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学生即使回答正确,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共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地位,因此,这属于碎片零落式的提问。在这种设问模式下,学生只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却不知对或错的原因,以及甲问题与乙问题的关联,更不知某一历史问题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类似简单化和过度化的提问,能让学生获得某种成就感,但也会破坏学习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无法建构知识的内在逻辑。因此,碎片零落化提问实际上是在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去碎片化”策略例析

(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整体化”教学

与“碎片化”教学相对应的是“整体化”教学,整体化教学的核心是让学习者在感悟学习意义的前提下学习,在目标引领下学习。我们在学习每个章节的起始阶段,首先让学生看到森林,即让学生有机会了解这个时段将要学些什么、做些什么,其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以“课例1”为例,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课的内容,必须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史有一定的了解。按照张小明教授在《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一文中的划分,新中国的总体对外战略自1949年起至1991年冷战结束为止,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50年代的“一边倒”,60年代的“两条线”,70年代的“一条线”和80年代以来的“独立自主”。虽然60年代是课标不作要求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应该了解的“上位概念”。再具体看《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一课。放在整条历史发展线索中属于第一阶段,即50年代的“一边倒”,所以首先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外交政策和方针的背景,然后再讲解“三大政策”的内容及内在关系。“一边倒”所解决的是对外战略问题,而“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所解决的是战术问题,三者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中苏结盟是“一边倒”方针的实践和具体化,应该让学生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和判断,既要认识到其在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其不利于开展同非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的不利一面。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国家性质的局限,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良好的局面,所以我们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都属于我国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表现。理清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线索,学生就能够认识到新中国的外交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也会对外交的原则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因为历史内容林林总总,涉及多门学科,所以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比如必修一中很多专题都涉及法学的专业概念,需要教师了解“什么是法?”“为什么要制定法?”“法的原则是什么?”等。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体现历史课的价值。

(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实践“主题化”教学

导致“碎片化”教学的是一种根植于很多教师内心深处的观念,即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和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只是全力以赴地做知识的“搬运工”。因此,教师出于对学生所谓负责任的态度,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这些知识,而不管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否完善、学习过程是否快乐。

教学最大的意义应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的方式,认知世界和探究未知领域。但史料浩如烟海,如何选择有效的材料更好地为有意义的学习服务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拓展材料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筛选,使历史教学内容都能够有效地串联组合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思辨和开放式的大历史。如“课例2”,教师只要选择导入其中一则材料就可以了,但一定要充分利用材料,如在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提问:视频中有哪些有效信息?讲了哪几条中西交流的通道?为什么以新易旧?然后再导入新课就水到渠成了。再如,有位教师在上《美国1787年宪法》时,确定的主题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美国1787年宪法”。其所选的两段拓展材料中,一段以视频“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件”导入,提出“如果禁止携带武器,美国每年死亡的人数会急剧下降,但美国宪法却规定携带武器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段是一则马萨诸塞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材料“查尔默斯与理查德的爱情”。两则拓展材料都突出强调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神圣性,却偏离了课堂教学的主题,与“制约权力、平衡利益”不甚相干。课堂教学主题是一堂课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堂质量较高的历史课,应该是教学内容“拓展”与教学主题“聚拢”的和谐统一体。教师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拓展材料进行合理的扬弃,有意识地将有助于主题教学的知识、思维、情感等纳入开放的教学目标中,每一项教学内容都明确而集中地体现和服务于教学的主题。

(三)提升问题设计水平,实践问题“驱动化”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使其全面理解知识。而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科学合理。所以,设计的问题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便于驱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其思考、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所谓问题驱动化,即以问题为引擎,提出真问题,抓住问题要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这既是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解题模型的基本方式。

在设计问题时,我们应尽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过于随意,如“遵义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二是大而泛,如“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啊”。教师要事先科学预设问题,以回答历史问题的基本路径来布局,引导

学生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如在讲授梭伦改革这块内容时,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雅典人民在矛盾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没有选择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贵族的统治?通过讨论,学生们初步认识到当时雅典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而改革是各方妥协的结果。这个世界并非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而是交错纵横、十分复杂的。在这里,教师应引发学生心灵中的慈善和包容,当学生用慈善和包容的心面对世界,世界就会变得亲切而温暖。

要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去碎片化”过程,教师需要练内功,积淀知识,引导学生基于问题的探究而思考,基于主题建构的完善和整体意义的认同而学习。让学生在自我调节中不断成长,感悟人生,成为拥有完善人格的人,这才是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去碎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也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的“去碎片化”策略的案例】相关文章:

强荐: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历史倒影

第三章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主要特点

高三历史年度教学反思

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对历史教学的反思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体系与分类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

初二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经验与反思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