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巧妙提问,点燃智慧

巧妙提问,点燃智慧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9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摘 要: 本文就启发式提问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从八个方面:正面启发、反问启发、观察启发、情境启发、推理启发、判断启发、对比启发、扩散启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启发式提问 应用

学史明志,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启迪孩子思考。课堂上教师的言语恰当,能引导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启发式教学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正问启发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是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关键在于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难易适度。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让学生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二、反问启发

指教师从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教师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这样便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观察启发

指教师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学生的逻辑思维发生转化,找出规律认识。例如,讲《黄海大战》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这个问题是要说明它多次中弹,但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教师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反而中鱼雷呢?教师讲解:“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启发学生明晰“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四、情境启发

指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讲“李大钊、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教师可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引导学生产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凛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所以才会有浩气长存的“大勇”。

五、推理启发

指教师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教师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论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六、判断启发

指教师依据史实,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以此让学生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教师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②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③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④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⑤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军阀),除中国共产党外,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从而顺势推导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正确结论。

七、对比启发

指教师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例如,讲“商鞅变法内容”时,教师可提问每点内容“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①土地制度(生产关系中有决定性作用):废的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②奖励耕战:废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弃农经商的旧俗;立的是耕战之功,重农业生产的新风。③建立县制(上层建筑变革):废的是奴隶制的分封制,立的是中央集权制。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不仅使学生彻底理解了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而且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化而产生的,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八、扩散启发

指教师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讲《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一问题指出: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②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

【巧妙提问,点燃智慧】相关文章: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第28 课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二) 教案之一

运用历史课堂提问开发学生智能

史海寻踪:黄埔军校

新课标研制组组长朱汉国教授访谈录

维新运动的兴起

浅谈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所在?

戊戌变法 教案(一)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网友关注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答案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1课...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答案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6课明...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抗...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统...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元...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8课清...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宋...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答案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答案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