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程中的亮点:独立思考

历史新课程中的亮点:独立思考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9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和理性、包容品格,以及多元信仰的形成,使之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在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笔者遵循教育规律,不懈努力,积极探索新方法,追求新体验、璀璨教学历史新课程的亮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追问历史,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学会质疑是历史学习的价值要求,这既是“会学”的必要条件,又是“善学”的主要特征。帮助和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在讲述“如何评价拿破仑?”时,首先引用恩格斯的一段话:“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筋疲力尽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若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然后设问:假若没有拿破仑,有没有其他人能代替他?拿破仑建立帝制是进步还是倒退?对外战争是导致拿破仑帝国崩溃的原因吗?整个教学过程突出“追问”,层层设疑,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慧眼。

二、逆向思考,推动理解创新

在新课程的教授中,笔者经常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对历史问题的不同观点、争论,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意见,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例如在讲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伟大意义”后,问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没有什么缺陷?”经过思考后,有学生回答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是恢复小农经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家庭手工劳动不利于生产技术的革新,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不符合未来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趋势。”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和对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没有停留在一个讲话的点上,而是有了与时俱进的理解与创新。

三、整合材料,进行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煽动学生思想上的造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求证历史,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离不开历史材料,历史材料是史学的基础,是史家认识和重建过去的中介,也是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素材。重视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同时,通过分析史料,能锻炼、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尤其是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时,教师除利用时局图讲述外,还引用了陈天华的诗句:“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材料和图画,与教师的适当讲述相结合,无疑很好地帮助了学生运用感性认识明白中华民族面临的“瓜分豆剖”局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教学中引用的史料并非仅拘泥于文字材料,还有图表、图像、照片等,如在讲述“慕尼黑阴谋”时,教师利用当时一位德国画家所作的一幅漫画,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英法纵容德国吞并捷克苏台德区的丑恶行径,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意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做学生讨论的促进者和催化剂:当学生思维模糊时,要启发、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思考,以理清思路;当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历史的表象上时,要提出与学生不同的想法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思考,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引导;当学生的思维方法存在错误和偏差时,可顺着学生的思路,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辨析,帮助学生自主地发现错误;在讨论即将结束时,还要与学生一起总结成果,将个别问题的理解上升到对历史规律和思维方法的认识和运用上。这样学生亲自体验了讨论的过程、探知的过程,兴趣大增,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先让学生看课文、提问题并联系现实,学生就很容易地提出以下问题:①国共合作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提出来的?②国共为什么要合作?③共产党和当今台湾的国民党能再次合作吗?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答,会使学生逐渐体会到提问题的针对性、现实性。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向更多的知识点联系;指导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独立思考当今的台湾现实,从而使国共的合作有现实启示。这样学生的思维潜能便被不断地挖掘,也就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目的。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问题数量多、质量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五、创设情境,张扬个性

情境教学已经在历史新课程中进行得有声有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成为一大亮点。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和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实物、模型及录音、电影、电脑等渲染出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从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感悟历史,进而达到理解能力的提高、认识的升华。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创设影视教学情境再现历史场景。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事件时,由于学生缺乏战争的感性经验,教师光讲课文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播放电影《伦敦上空的鹰》有关敦刻尔克撤退的片断,让学生亲身感受,再配以教师具体的讲解,学生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仓促,撤退对英法的重要性,战争的残酷性,是“退逃中的胜利”,便会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印象,从而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影视情景为学生再现过去的历史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创设情境中得到锻炼。

教师可将创新的理念和灵感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情节,创造出蕴含生命活力、闪耀教育智慧和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课堂。这样学生们可以是五四运动中在天安门广场呐喊的爱国青年,可以是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还可以是欧盟成立盛典上的记者,等等,使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大千世界展示自己,张扬个性。

【历史新课程中的亮点:独立思考】相关文章:

历史课程标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反思历史中的“读讲议练”

初中历史学案编写与使用的一点体会

历史教学中的体验及反思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的主要特点

历史课反思

第三编历史课程实施的若干建议:第一章关于教学建议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体系与分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本体解读:第一章 课程目标解读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