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教法一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教法一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0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一、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

本课难点: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创设)。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从这一课至第8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时期。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中国封建社会前两个时期及其所包括的朝代,以及前两个时期的特点,再讲本课提示中的第一段,即隋唐时期包括的时间及其特点,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三、“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一目,讲述时最好能挂两幅教学挂图:《南北朝后期的形势》和《隋朝疆域》,以形象地说明隋朝的建立和南北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这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1.隋朝的建立。2.隋统一南北。这是本目的重点。先说明统一的历史条件,可从主观、客观两方向来分析。主观条件是隋的强大。引导学生回忆北周的历史,说明隋继承北周统一北方的局面,建国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为统一南北准备了条件。客观条件是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讲这点亦可引导学生回顾南北朝的历史。再谈统一过程,即隋灭陈,南北重新统一。讲这一内容,可指导学生看课本地图《隋朝疆域》(或教学挂图)。教帅对着重指出,南北的重新统一,是在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统治时期完成的。隋统一南北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陈朝本身的腐朽。这个原因是用生动的小字描述的,教师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对学生也不作要求。3.“开皇之治”着重讲隋文帝在政治方面的改革,而没从经济方面去讲,因为均田制等内容初中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也不必补充。“开皇之治”先讲“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只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总体概念,即“三省六部”,教师可让学生读注解,不必详细解释,具体内容到下一课再去讲。再讲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形成。由于前面并未讲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教师在此也不必多补充,只要说明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而个是重才能,就可以了。关于科举制,也不要多作补充,以免加深难度、这里特别要注意,科举制的形成不属于隋文帝政治改革的内容,因为科举制的确立是在隋炀帝时期。

小字隋文帝崇尚节俭,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课下阅读,不作要求。

本目最后一段,概括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讲述时可引导学生回顾西汉的“文景之治”等内容,归纳出强盛王朝开国前期的共同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这就使经济逐步繁荣。

四、“隋朝大运河”一目,教师讲解应注意以下四点:1.讲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2.结合课本地图(或教学挂图)《隋朝的大运河》,讲明大运河的起止地点和中心、全长里程等。这张地图要求学生理解,但运河各段名称,不作要求。3.强调指出,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指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彩图《扬州大运河》,说明这是现今在历代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大运河,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增强民族自豪感。4.还要强调指出,大运河是几百万劳动人民用血汗开通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隋炀帝时期劳役繁重的历史见证。课本上有关运河的一段小字,是为了从科学意义上帮助学生理解运河的开通,以及运河的长度和作用,不要求记忆。

五、以上内容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小结一下,然后启发学生回答课本上的问题:“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当然,教师在本课全部内容讲完之后,再小结提问亦可。

六、“暴君隋炀帝和隋朝灭亡”一目,虽然是从三方面(营建东都洛阳,乘龙舟出游,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叙述隋炀帝的暴政,归纳起来只有一点,即无限制地征发徭役、兵役。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隋朝人民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终于举行了农民大起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讲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是为了说明这些战争给隋朝人民带来的灾难,而不在于叙述战争本身,对战争的经过,教师不必补充。本目课本上的图画《隋乐舞俑》是为了说明隋炀帝的奢侈腐化。

本目中的小字,也是为说明隋炀帝的腐化和无限制地役使百姓。其中隋炀帝的虚荣浮夸一段,是很好的历史借鉴,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但不作要求。

关于隋朝灭亡,讲述时最好能挂《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教师指图说明隋末农民起义规模之大,起义有几十处;范围之广,从《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地图上标明的火焰,即时看出。教师不必讲出众多支起义军的具体名称,以免繁琐和加重学生负担。为生动起见,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农民军讨伐隋炀帝文告上摘录的两句原文。从而再一次激起学生对农民起义的同情和对暴君的痛恨。关于隋朝灭亡,说明隋炀帝在统治瓦解的境况中,死于江都。隋朝虽然繁盛,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灭亡了。

七、以上内容讲完,教师可小结最后一个目的内容,启发学生回答“隋为什么成为一个短暂的王朝?”

八、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可用课本前边的提示内容)。如有时间,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隋炀帝。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教法一】相关文章:

第一册清朝晚期的文化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

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十三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示例

第3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资料和注释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三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材教法

第23课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教案之一

第十七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教材教法

第23课 美国内战 教案之一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