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体现新理念 编出新特色——岳麓版刘宗绪主编的新《课标》本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写体会

体现新理念 编出新特色——岳麓版刘宗绪主编的新《课标》本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写体会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我国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于世纪之交。这次课程主要表现为四个转变:一是教材呈现方式的转变;二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三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四是课程评价标准的转变。在这四个转变中,教材呈现方式的转变是最基本的,是其他三个转变的前提和基础。2003年秋季,岳麓版刘宗绪主编的新《课标》本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古代史教材,已进入全国教学实验区,我作为这套教材的主要编写者,特就教材如何体现新的教育理念,编出新的特色的问题谈点体会,以就教于行家。

一、内容选择由侧重学科体系到突出主题知识

过去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材,按照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科技文化史等内容,体现的是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全面严谨,实际上是高等学校历史教材知识内容的浓缩。因此,教材存在“繁、难、偏、旧”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岳麓版新《课标》本中国古代史教材,遵循《课标》的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时,努力体现新理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打破了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历代王朝系统,突出了主题知识。

岳麓版中国古代史教材共编两册,将课程标准的第八个主题“古代科学技术”、第九个主题“古代思想文化”的内容,根据其历史阶段性分散在前七个主题中。因此,中国古代史两册教材共设了七个单元。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共四个单元。它们是: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叙述了约170万年前到四五千年前的历史。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原始文化,说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是发现早期人类文化遗存最多的国家,是世界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叙述先秦时期,即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历史。夏朝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我国由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叙述秦汉时期,即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秦汉王朝疆域辽阔,经济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叙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即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的历史。这一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分立,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中原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共三个单元,它们是: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叙述了隋唐时期,即公元581年至907年的历史。这一时期,国家大一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第六单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叙述宋元时期,即公元960至1368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的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第七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叙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即公元1368至184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

教材在突出历史主题知识的同时,删繁就简,省略了氏族公社、编户制度、士族制度等社会政治制度和井田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等土地赋税制度的内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中,东汉和西晋、东晋王朝在“课”与“目”标题中都没有涉及。七年级下册也省略了唐朝的衰落,以及有关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内容。

教材在每个主题知识后设置了“单元回眸”,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小结单元内容,理清历史基本线索,概括单元知识内容,明确活动与探究的要求。

二、情感目标由注重政治教育到培养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

传统的历史教材以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阐释历史,政治史的篇幅大,政治思想教育的色彩很浓。新《课标》明确指出:“历史课应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岳麓版中国古代史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在介绍大禹治水时提出:“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我国远古时代民众的什么精神?”第10课在叙述战国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时提出:“后人修建二王庙来纪念李冰父子,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并提出:“都江堰在今天还有哪些价值?”第11课在讲到孔子的思想主张时提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引导学生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认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及其意义。第19课在介绍司马迁和《史记》时指出:“对照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生中遇到的挫折?”这些问题,导向鲜明,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时潜移默化受到了教育,人格得到升华。

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上册第18课在讲到造纸术时,要求学生观察“课本展示的《古代造纸流程图》,说一说造纸术的工艺流程及其原理”。第24课介绍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时,要求学生“用古代的割圆术试一试,能在一个圆内作多少条边的内接正四边形”。《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在介绍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时,强调这些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并要求学生思考:“火药除了制造武器外,还有什么用途?”这一课还要求学生按人工磁化法,自制一枚小磁针,然后设法使这枚磁针能指示方向。为了使学生领悟印刷术发明的意义,要求学生用萝卜的材料刻一枚自己名字的印章,看在1分钟内,用印章印出的名字是用笔写的多少倍。第23课叙述明清科学技术内容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精神?”这些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习方式由注重知识传输到引导问题探究

新《课标》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在这方面作了较大的努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精心设计课中和课后的思考题,开辟了“温故知新”、“畅想天地”、“问题讨论”等栏目,编出思维含量较高和开放性较强的习题,以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些习题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是侧重揭示历史线索,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观察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仍然强大的有几个?”第22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个政权曾统一黄河流域?”《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的课中题是“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南北?比较秦隋两朝,看它们有何相似之处?”第18课:“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偶然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引发想像力,形成创新意识,答案不求惟一。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讲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想一想为什么北京人的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你能想像北京人一天是怎样度过吗?”第15课:“议一议,汉武帝当时是采纳儒家学说好,还是采纳法家或墨家、道家学说好?说说自己的看法。”《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科举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的机会,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第3课:“讨论一下,为什么武则天墓前树立的是无字碑?谈谈你的推测。根据你掌握的有关武则天的史实,为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写一篇碑文。”

(三)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鉴赏能力,通过对历史文物图片的观察,进行思维分析形成自己自己的观点。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仔细观察《北京人复原胸像》和《山顶洞人复原胸像》,你发现他们的模样有什么不同吗?”第7课:“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它们的造字方法吗?”《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观察《赵州桥》图,说一说它有哪些特点?”

(四)是体现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带有跨学科综合的特点,以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思维,培养综合能力。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为什么商代青铜器没有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前一问涉及物理、化学知识,第二问涉及地理学科中的有关资源问题。第23课:“纸在汉代已经发明,为什么南朝才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此题涉及古代科技发展和传播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传媒手段的多学科知识。《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一般选择秋冬出发,夏季返回。你认为郑和为什么要这样选择?”此题涉及地理学科季风与海潮知识,以及当时的航海条件等。

(五)是联系风俗习惯、民间故事、社会实际、贴近社会生活,具有现实性和亲近感。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哪些佛寺和道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哪些观念受佛教和道教影响?”《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你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吗?请你谈谈这个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别。”第6课:“孙思邈的高尚医德表现在哪些方面?他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有哪些值得继承和发扬?”第11课:“仔细观察刘家功夫针的白兔商标后,你认为这个商标的设计有何特点?如果请你来设计,你有什么新的构想?”

(六)是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获得有效信息,解答有关问题的能力。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3课:根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饥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想想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后来,这一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要求学生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唐太宗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任用。”设问是: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表明他们用人的标准是什么?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今天仍有何借鉴意义?

四、教学形式由课堂中心到活动天地

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此,岳麓版中国历史教材作了如下尝试:

设置活动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教材共编写了7堂活动课。每堂活动课有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议等五个环节,每个环节有明确的要求或具体操作步骤,实践性强。《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共4堂。它们是:第5课公元纪年法,第12课历史文物仿制活动,第17课评价历史人物,第21课三国历史故事会。《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活动课共3堂。它们是:第8课编辑历史手抄报,第15课看图说史,第21课绘制历史地图。

设置“自己动手”栏目。其目的是在引导学生结合本课内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动手能力。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要求学生将夏、商的建立和盘庚迁殷三件历史大事的时间、人物制成简表。第6课要求学生画一幅简单的西周分封示意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隋运河》图,对照《中国政区图》,试着找出大运河经过现在哪些省市”。第4课要求学生“以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为题材,编演反映唐蕃友好往来的历史短剧”。第24课要求学生“根据所熟悉的四大古典小说的人物,绘制一些京剧脸谱”。

设置“史海拾贝”栏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历史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史海拾贝”的内容有:“夏历”和“殷历”、周文王重用姜太公、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朕”与“玺”、鸿门宴、昭君出塞、成语典故“学富五车”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佛教中的“八戒”、祖逖北伐、王羲之题扇等。《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内容有:瓦岗军开仓散粮、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姚崇任相、吐蕃聪明使者禄东赞、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唐代名人美誉、黄天荡阻击战中梁红玉擂鼓破金兵、名菜“东坡肉”的来历、唐宋八大家、明太祖严惩贪官污吏、历代名人挽郑成功、承德避暑山庄、清朝中期的白莲教起义、传教士利马窦与科学家徐光启等。这些内容,既丰富了课文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体现新理念 编出新特色——岳麓版刘宗绪主编的新《课标》本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写体会】相关文章:

“巫山人”走进中学教材表明三峡地区是我国最早人类化石发现地

高中课标解读: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解读之一

选修课与必修课学分是如何设置的?

对课改中评价方法的探索

本土文化,你知道多少--地方史教育如何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钱莉芳自述

课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哪些要求?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上有哪些方面的突破?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