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课标培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盖棺不论定

课标培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盖棺不论定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在线网注:南京市高中历史教师正在进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培训,我们发表部分培训活动中的专家发言,供大家参考。系列资料由本站特邀编辑南京溧水历史教研室周红英老师提供,特别鸣谢。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盖棺不论定

前言

“裁量人物”,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

盖棺不论定,树立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创新的开放的世界意识。

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从求同思维到发散思维到创新思维,更应该到批判性思维。

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评价人物在新课标中的地位
评价人物属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社会现实对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有着迫切的需求。
新课标进行了思维品质的强化教育。第一次提出要关注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对人文素养、历史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对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的培养,是对创造力与批判思维的培养,是对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对国际视野的培养。这正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作为高中历史教育传授历史知识时的主要目标。

二、关于历史人物的遴选
必修、选修两部分共九个模块76个专题,涉及到有名有姓的人物且不重复者共58人,其中集中出现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的就有22人。主要分为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欧美、亚洲、无产阶级)、科学家等类,可见其关注的重点。
新课标遴选历史人物主要依据两条原则,即代表性和时段性。代表性就是典型性,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象征,或者是对历史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时段性又离不开空间,没有了时间和空间,也就失去了典型性、代表性。
各社会形态,基本上是由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构成,这三方面杰出人物的历史活动,不仅对其同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有力地影响了后来历史的发展方向。
中国史上的人物约占45%左右,外国方面的人物约占55%,这与整个新课标中外史知识结构的比例相一致。
新课标美中不足的是其视野有局限。

三、人物评价的多元与统一
多元不一定就意味着互相排斥,其实更多的是兼容。
比较典型的有评价拿破仑。
中国史上的洪秀全。
为了现代化的需要,我们更应启导学生的民主和科学观念。

四、评价人物时一般应考虑的原则
第一原则:时势造英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并会创造出自己的伟大人物。这是一种必然性。
第二原则,英雄造时势。
第一原则是必然性,第二原则就是偶然性。偶然寓于必然之中,必然则通过偶然来表现。恩格斯说,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第三原则就是史为今用,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嘉言懿行。我认为至少是利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者利于民族、国家的兴旺发达,或者利于社会意识的进步前瞻等等。总之是要能引领历史潮流。

五、历史人物评说的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知识内容:
①具体的历史史实。
②基本的历史概念。
③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
能力要求:分为历史技能和历史认知能力。
历史技能一为操作技能,二为心智技能。历史技能目标可分为初步掌握、熟练掌握、
正确运用三个水平层次。
历史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这些均为历史认知能力的第一目标层次,即一般性素质能力。
第二目标层次是学科性认知能力。是发展的。辩证的、发散的、创造性的、批判性的思维品质。
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并不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历史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高认知的迁移能力,从而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鉴于新课标是着力提高人文素养中历史思辩品质,因此学习历史人物评说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人物类别与自身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通常有三个矛盾:
①历史发展顺序和学生认识特点的矛盾。
②历史人物的多样性及其社会活动的复杂性与学生相关知识不足,社会阅历缺乏的矛盾。
③相对客观真实的史实与学生通过多种媒介获得的艺术化、故事化、演义化、神化了的,或被歪曲伪造的历史之间的矛盾。
在此过程中有四个阶段:
①初步掌握某历史领域的发展过程、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
②进一步积累类别化、类型化的历史知识,以对历史某领域有较为准确的了解和把握。
③培养一种科学的态度和观察历史现象并做出较为正确解释的能力。
④形成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认同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三个基本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②阶段性原则。 ③个性化原则。
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①材料学习法。②观察学习法。③思辨学习法。④实践学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对个人—— ②对国家和民族—— ③对世界和人类——

六、关于22个历史人物

(一)中国古代政治家
新课标选择的是秦始皇、唐太宗、康熙三位。中国古代政治家层出不穷,何以对这三位情有独钟呢?
1、秦始皇的功过可否三七开或将功折过?
2、何谓明君?唐太宗是明君吗?
3、康熙开创古代中国社会“最后的辉煌”的代价如何?

(二)东西方的先哲
新课标选择的仅是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原因何在?
1、何谓孔家店?何以打而不倒?
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与孔子思想有何异同?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资产阶级革命,涌现出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代表人物。
1、分析克伦威尔的功过。
2、评价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3、讨论拿破仑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1、中国民主共和的先行者——孙中山。
2、印度民族的“玛哈德玛”——圣雄甘地。
3、土耳其的“阿塔图尔克”——国父凯末尔。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1、耀眼夺目的双子座——马克思、恩格斯。
2、革命的谋略家——列宁。
3、毛泽东使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

(六)杰出的科学家
1、三试不第的“中国古代医药学集大成者”——李时珍。
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3、力图创新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4、站在巨人上的牛顿。
5、怕背书、曾被老师断言一事无成的爱因斯坦。

七、关于教学评价
1、学习档案
①成果型学习档案。 ②形成型学习档案。 ③综合型学习档案。
2、历史习作
3、历史制作
4、历史调查
5、考试

2004/8

【课标培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盖棺不论定】相关文章:

解读高中课标:历史学的发展趋势与历史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课标培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解读高中课标: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解读高中课标: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特点

解读高中课标:国内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及现状分析

课标培训: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洛克

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课程目标”(节选)

课标对普通高中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