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一:《甲骨文与青铜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一:《甲骨文与青铜器》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案例信息】

讲课教师:闫家璇(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中学一级)

案例导读:闫 璟(陕西省西安市教科所,中学高级)

评析教师:徐赐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案例导读】

为便于大家深入理解《历史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内容标准的教学理念,提升和把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我们结合课标的具体要求,推荐三个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并不一定是非常完美的,但他们都有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理念的某些思考,是我们在十年课改中一步步探索的缩影,供大家在教学中借鉴和反思。

我们推荐的第一个研讨案例是:西安市高新一中阎家璇老师的《甲骨文与青铜器》。请各位老师在收看案例的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把握本课的教学要点,确定教学的主题。

本课有两个教学要点,其一是青铜器的工艺成就,其二是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在这两个教学要点下,怎样整合本课的教学主题,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本课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解决和思考的问题。

第二,教学中,面对初一年级的学生,结合他们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

比如说,在本课中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是“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实际上,他给了我们大家两个主要的信息点,其一,甲骨文是一种文字。我们需要让学生理解,那么,为什么判断他是一种文字呢?文字的功能和定义是什么?具备怎样的特点?文字是怎样形成的?;其二,知道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但这一点是有附加条件的,即“目前已知”,这是一种历史思维和理解能力的体现。也就是说,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发展,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形式。因此,理解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结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还需要在课堂中根据教学要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怎样的教学活动更有效?怎样的教学活动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遵循哪些要点?针对这一课的学习,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细节上我们还可以做怎样的改进?请大家在看课例的时候做认真的思考。

第四,三维目标的准确定位与实现。

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仍然是三个维度,那么除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在本课中的体现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怎样通过本课的教学内容来实现?要实现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是提醒大家思考的问题。下面请各位老师观看案例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的含义。了解甲骨文的意义。初步了解如何辨认甲骨文的字体、字形。知道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通过司母戊鼎了解古代青铜工艺的辉煌成就。

3.通过对甲骨文和青铜器图片的观察学习,培养观察、概括和总结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甲骨文图片,辨认字体,并总结其特点,了解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渊源关系,加深对甲骨文的印象,并且认识到古人创造文字的智慧来源于生活。锻炼其观察、概括和总结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及搜集并整理司母戊鼎资料的方法,了解司母戊鼎和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并且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甲骨文是世界唯一发展至今的最古老文字、商周青铜工艺的辉煌灿烂。从而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江泽民语),从而自发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导入

游戏:口耳相传。(全班参与)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起做个小游戏吧。我有八句话,每组一句,只给第一个人看,请同学们以悄悄话的形式一个告诉一个,迅速向后传,看那一组传的最迅速最保密。

现在请最后一位同学把这句话复述一下。我的八句话其实都是一样的。请你来读一下。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口耳相传的历史是会和事实有所出入的。要想比较准确的了解历史,离不开什么呢?<文字>

现在来看看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同样承载着历史信息的美丽的青铜器吧。

授课过程

一、甲骨文

1.含义

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预习。谁能用简练概括的语言说说什么叫甲骨文。〈学生答〉

很简练、概括;一下就抓住了主要特征;他注意到了历史的重要因素——时间。

把大家说的总结一下:它产生于商代,它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它是一种卜辞,它是一种成熟文字。

〈板书: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文字,称为甲骨文。〉

2.意义。

甲骨文是因为占卜而存在的。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商王是如何占卜的。

〈录像:甲骨文的刻画和内容〉

刚才说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连王后是会生男还是生女都要占卜,因此留下来的甲骨数量十分巨大有20万左右。有人说它是座宝库。为什么会这么说?〈学生讨论〉

甲骨文的内容涉及了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商代研究的资料宝库。我国有确切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代开始的。他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

〈板书:意义。〉

不仅如此,我们从甲骨文中还发现商代的农业、畜牧业、天文、历法、医学等知识都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比方说甲骨文中有世界最早的关于日、月食的记录、世界最早的蝗灾记录,有世界最早的对各种疾病治疗方法的记录,比如:对龋齿的记录就比世界其它文明古国早700—1100年呢。它见证着3000多年前,当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区还处在一片荒蛮之中,中国已经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

甲骨文还有文物本身的价值。3000多年前的古人抚摸过它。对他进行加工,为它刻上充满智慧的文字,以欣赏和敬畏的眼光端详过它。如今这些人早已灰飞烟灭,曾经强大无比的王朝也已不复存在。只有它仍然讲述着3000多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哪!因而,就存在了3000多年的甲骨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甲骨文是一种刻划文字。有些骨片还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甲骨文是中华文字的鼻祖。从这时起,中华文明璀璨浩繁的星空中就多了一抹最深沉的蓝色,星光愈加耀眼闪烁。那些优美动人的诗篇,龟走龙蛇的书法、简牍浩繁的书籍,散发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文化成果得以传续,每一个都使中华文明熠熠生光。从这个意义上说,甲骨文的产生为中华文明揭开了更加宏伟的一页。说了这么多,我们就带着崇敬来看看这些神秘的甲骨文吧。

3.甲骨文字体辨析。

图文:甲骨文“日”“月”“人”“高”“井”“吕”〈学生集体辨认〉

这些字好像同学们都认识啊。一起来说说你们怎么知道这都是什么字呢?〈学生回答〉

同学们的观察力很敏锐。这就是辨别甲骨文时所要凭借的两个重要依据:“图象性强”、“它和我们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

说到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就不得不再赞一赞我们中国文明。世界上有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美洲玛雅文。只有甲骨文一路发展演化成今天的文字,而其它的都湮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所以我们常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句话实在是恰如其分。下面我们就举一个简单例子来看看汉字的演变过程吧。

Flash:“瓜”字的演变。

其实,汉字的演变过程是很复杂的,这里只是最简单的一个。但也是这种文明传承的复杂多变,才创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板书:图象性强〉和汉字有渊源关系

活动:甲骨文字辨析

下面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甲骨文字来验证一下,用这两个依据我们能不能像考古学家一样,辨认出甲骨文。

将学生分为四组,用竞赛的方式在黑板上写出四组甲骨文对应的汉字。

我把同学们分成四组,每一大组同学一组文字。猜把它写在黑板上。看看那个组又快又准确。谁来先试一下,其他人可以修改、补充。

〈学生写完后,和正确答案作对比,教师用自制教具“胜利之星”给与鼓励。〉

〈教师重点指出“本”、“末”、“休”、“车”、“从”、“家”等字,用形似甲骨文“女”字的汉代仕女彩陶解释“安”字。〉

从这些字中,我们能够看出古人造字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学生答:生活〉

世界所有的伟大文明都产生于普通的生产生活中,生活才是我们智慧的源泉。

商朝时,人们从生活中创造了最早的中国文字。商朝时期的文字也不一定就只刻在甲骨上,虽然这时还没有纸,但是人们还可以把文字刻在哪里,让他永世不朽,流传千古呢?<石头、青铜器>

刻在石头上的称石鼓文,可在青铜器上的称作什么呢?〈金文〉请同学们看课后P49每课一得。虽然商代的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比较少。但它仍然能用它特殊的方式向人们转达着历史的讯息。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青铜艺术的殿堂去感受一下吧。

二.青铜器

〈板书:青铜器〉

好,同学们对课文已经做过课前预习,也搜集了很多有关青铜器的资料,并且课下还作了交流,对青铜器应该已经有所了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青铜吗?〈生:铜、锡、铅的合金,称为青铜。〉为什么称为青铜?〈生:青色〉

图片:商周青铜器器形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制造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种类繁多,器形有几十种之多。这里不能一一列出。猜猜看这些青铜器在商周时期都会属于什么人呢?〈生:贵族〉为什么?〈生讨论:材质、造型、纹饰〉

青铜器是贵重物品,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因此造型和纹饰就相当复杂精美。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不仅贵重,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代表了高高在上的权威。

在这些贵重的青铜器中,又数鼎的地位最为尊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想一想,商人在铸鼎时对它赋予了什么样的特殊含义。

〈视频:鼎的重要地位和含义〉

〈学生讨论鼎在商时的意义〉

在商周人心中,鼎是供给祖先和神灵的,它代表着庄严、权威、信义、尊严、祖先和神的庇佑等等。

如果非要在所有的鼎里挑选一个作为代表,就非司母戊鼎莫属了。甚至有学者说,如果要在所有的青铜器中只能挑一件来代表整个中国的青铜文明,就要选司母戊鼎了。中国送给联合国两样礼物一幅是长城图,另一个就是司母戊鼎的复制品。〈生:世纪宝鼎〉

为什么中国人对司母戊鼎这么推崇和骄傲呢?有一些来中国学习的外国中学生们不理解。请A5班的小学者们来做一做解释好吗?

〈图片:外国留学生〉〈生讨论〉

司母戊鼎以它精湛的铸造工艺,精美的造型与纹饰,恢宏、庄严的气势。代表了3000年前中国在古代的辉煌、强盛与文明。今天,我们将它复制重铸,献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又是什么含义呢?〈生讨论〉

世纪宝鼎象征着庄严、强盛、重承诺的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友谊的美好愿望。

学生活动:设计一个你心中的鼎,用特殊的图案和花纹为它赋予新的含义,并给它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如果有可能,你会把它送给谁?

〈生讨论发言:如神六飞行员、航天工作者、祖国母亲、北京奥运会、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教具:司母戊鼎模型〉老师也有一个鼎,我给它取名自豪之鼎。我想把它送给中国的历史与文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祖国拥有这样悠久的历史伟大的文明而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古老甲骨文和青铜器每一个都足可以让我们被世界所叹赞。但它们也只是汇入中华文明浩瀚海洋中的涓涓小溪。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仅仅我们陕西一处傲视天下的宝藏,这样厚的十本书也讲不完,写不尽。〈展示:icemos会议发给各国代表的陕西文物遗存精美画册〉今天,当我们面对先人令人赞叹的智慧与成就时,当我们的民族正在崛起和腾飞的跑道上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心中筑起一个希望之鼎。希望中国更强大,希望世界更和平,希望中国能够再塑辉煌,让中华文明的不朽之花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让我们的后人也为了我们今天的成就而骄傲自豪。

课后

课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和父母亲朋出游的时候,用你手中的DV或照相机对我们古城西安或其它地方的文物遗址进行拍摄,用你们的眼睛去发现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吧!

甲骨文、青铜器课后探索网址介绍。

【案例评析】

这节课是闫老师在本校用自己的学生上的一堂常态课;从教学录像所展示的情况看,这又是一节优质课;从学习的角度看,这还是一节很有研究和借鉴价值的课。我觉得,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在于综合发挥了各种教学要素的综合教育功能。

第一,综合设计并实现了教学和教育目标。

从教学目标上看,闫老师从甲骨文的概念、甲骨文的特点、甲骨文的辨认,到甲骨文的历史文化意义,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在“青铜器”的学习上,从“青铜器”的种类、用途,到青铜器的制造,最后揭示青铜器所反映的厚重丰富的中华文明,从感性到理性,生发学生的内在理解和历史情感。这些教学和教育目标不仅设计合理,而且得到了有效实现;不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而且相互勾连,有机建构;不仅符合教学内容之需,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堪称典范。

第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

在教学录像中,我们看到多种教学方式的交互运用,有课文阅读、重点讲解、问题调动、图片解读、视频分析、师生对话、同学辩难、手工制作、情感表达和学习延伸等。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尽管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用得其所,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使得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浑然天成,没有显得累赘和不自然;尽管这些教学方式是为了不同的教育目标而选择的,但又是服务于共同的教育目标的,也就是说这些教学方式不仅外在统一,而且内在一致,并且形成一个由低到高、层层深入的推进系统。尤其是在课的最后,要求学生升华情感的时候,显得很自然,学生表达得很真实,这就是因为教学方式的选择和组织非常有效,为之做了有效的铺垫、酝酿和准备,使得学生情感自然而真实展现出来。

第三,综合运用多种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是充分发挥了教科书中的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在讲“甲骨文”的时候,针对教材的结论,提出“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一个丰富的思想宝库呢?”这个问题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中都没有提及,是老师挖掘教科书资源的一个重要体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通过有效调动和引导,学生们给出了丰富多彩的解释和回答,深化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在这些回答中,学生思维的个性、相互的启发性、教师评价中的概括性,又构成了学生新的学习内容,它们和教科书内容一起,构成了教科书资源和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的有机统一。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分享思考,获得了高层次的学习效果。其它诸如视频资源、图片资源、史料资源等的使用情况,都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的学习和分析。建议老师们在学习中研究,

第四,综合发挥教师的教育能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视频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展现并发挥了很高的教育效果。比如,教师精练的课堂教学语言、温润的课堂教学风格、得体的课堂教学评价、真实的课堂教学示范、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导等都是可圈可点的。这些都是影响和造就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总之,这节课是一堂有效的初中历史课。也许,在你观看教学视频后,你还能在某些方面进一步改进,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那是你受到了本节课的启发,而这正是本节课的价值所在。

【讲课教师简介】

阎家璇,200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学硕士学位。2000年至今在西安市高新一中任历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2008年在西安市“校校行”活动中做全市观摩,赴青海和陕西省内等地做骨干教师培训多次。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一:《甲骨文与青铜器》】相关文章:

《少年智力开发报·高一历史》(刊号CN13-0022)2007年上半年用稿目录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精摘

高中历史课标培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河北人民版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关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之比较

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实施建议)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国近代史部分)与教材编写问题略论

第三章(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继承发展

历史课程标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