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闫 璟(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徐赐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华春勇(陕西师范大学附中,中学一级)

内容纲目:

一、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二、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一、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闫: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分为七个历史时期,40个学习要点虽然分布在七个历史时期,但贯穿着几千年中国历史一以贯之的时空线索。这是老师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出了我们前面谈到的《课标》增加和变化的内容外,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需要搞清楚。为了便于老师们理解,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我们对一下四个问题做一些梳理和探讨。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课标》要求是了解,请华老师简单梳理一下。

华: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经济重心是在北方;东汉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情况;自东晋后期以来,江南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到唐朝中期以后开始了十分明显的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加之北方人口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使得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长江以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和最发达的地区。经济重心南移至南宋时最后完成。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对科举制和八股取士的认识:

闫:如果说中国古代在制度创新方面对世界历史做出过什么贡献,我想科举考试为社会建立的阶层流通渠道应该算是。对于科举制度二位有怎样的认识?

徐:科举制,简单地说,就是用考试的形式选官的制度。这种考试选官的制度兴于隋,盛于唐宋,废于清末1905年,历1300余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需要说明的是长期有一种误解是以为实行科举制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就成为做官的惟一途径。实际上,隋唐至于明清,科举制一直与其他的选任方式并行。比如,按军功大小授官、皇帝征招有名望的人直接授官、门荫授官(就是给功臣后代授官以示皇家恩泽)、捐官(就是花钱买官,《让子弹飞》里边县太爷的官是捐来的)、吏进(就是官员提拔自己的幕僚或帐下的办事人员做官,左宗棠原来是师爷,是曾国藩、肃顺等提拔的)。很多时候,从数量上说,由科举的途径做官的人还不到一半。第二个误解是认为进士及第后就会立即被授予官职。实际上从刚刚实行科举制的唐代开始,人们就认识到背诵经典吟诗作赋与处理实际政务之间还有很大距离,所以对考取的进士还要进行行政能力一类的考察或实习考察。比如,唐代新科进士要经过吏部的复试和挑选,明朝规定及第进士先得到政府机关去“观政”一段时期,然后再根据各人能力才气委任官职。

华:纵观科举制以前的选官制度,可以概括为“三代以上出于世卿,战国至秦出于士,汉以后出于征辟察举,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归纳起来就是世袭和推荐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有难以克服的弊病。从选拔范围来看得到扩大,即便是布衣百姓亦能通过考试,踏入仕途。

闫:那为什么对科举制有那么多负面评价呢?

徐:其实提科举制首先要区分科举制和“八股取士”的区别。科举制在历史上长期存在,主要功能是积极的,“八股取士”只是明清特定时期,由于统治者文化专制,对于科举制的异化,八股文这种文体有两个特点:一是题目均出自“四书五经”,内容是模仿古代圣人或圣人弟子的口吻来解说儒家经典,叫做“代圣贤立言”,观点必须限制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每句话都要有古代经典为理论依据,叫做“无一字无出处”。二是文章形式有严格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每一句话应该怎样写,起什么作用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字数也有规定,形式非常死板。八股的框框,好处是方便了主考官阅卷,坏处是使文章了无生趣。500年中八股文鲜有佳作。这种考试危害固然不容忽视,当然,科举制免不了要替八股文背黑锅。

徐:还有一点就是要明确,制度本身是否有问题与制度实际运行是不是出了问题是两个问题。从宋代以后科举制设计很严密,出题人隔离、(叫锁院)密封、誊录、临时指派监考,等等,科举制在当时主要作用还是积极的。

华:是的,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认为“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孙中山则说“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胡适认为“(科举)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政府应掌握在最能胜任管治工作的人的手中;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

科举制在中国比较封闭的社会体系内为不同阶层主要是下层人员的向上流动提供了可能,提供了机会,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相处,这种贡献也许才是最大的!

徐:科举制对世界也是有贡献的。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官的选用,或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办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任用私人。明清时期,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把中国的科举制介绍到了西方,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轰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兴起后,提倡“自由,平等”的精神,而中国的科举制正是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的,因而受到了普遍的赞扬。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都曾称赞过中国的文官制度。1847年,英国人麦杜思在伦敦出版了《中国札记》一书,呼吁建立起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此后,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西方的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所吸收的是中国科举制“公平竞争”的内核,但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3.对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

闫:科举制的确能算是中国的第五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发明,中国古代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影响世界,但是在近代却落后了,普遍认为这种落后归因于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两位老师怎么看待这种政策?

华:这种政策始于明初。是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基本态度。主要目的是为了整顿沿海治安,清理走私,保障社会安定。主要就是禁阻民间人士,私自出洋从事海外贸易。

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防范日本的需要和经济上重商主义的考量杜绝贵金属外流,在对外贸易上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永乐以后,随着中国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郑和下西洋带动了民间的下南洋,明中叶倭寇活动剧烈,又开始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断绝海上交通以断绝倭寇的补给。

满族贵族入关伊始,承袭了明末的贸易制度,对沿海人民出海经商,并无明文规定。后来,为了对付占据东南沿海的南明的反清势力,迫使据守台湾的郑成功就范,于顺治十二年(1665年)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先后五次颁布禁海令、三次下达“迁海令”,企图断绝大陆人民对台湾郑成功的支援,禁止沿海居民出海经商。但对于外国商船来中国贸易,则不在禁止之列。

康熙平息了三藩之乱,统一了台湾,为废除海禁创造了条件。鉴于主张开海贸易的人越来越多,康熙帝顺乎时势,于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废止海禁。乾隆二十年(1755年)发生了英国殖民者驾船闯入宁波、定海和天津事件,清政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之海关贸易,只允许广州一口对外开放。这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标志着全面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时代的开始”。

徐:但是确切地说,清政府也不是完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为:第一,中国海商已经形成强大经济势力,并在南洋一带开拓了事业;对于西方国家和友邻国家的来华贸易,清政府无法做到完全杜绝。一般情况下,清政府限制的只是出口货物种类,如粮食、铁器等,而对于丝、茶之类,则不在限制范围。长期以来,清政府对进口货物并无多大限制,以至对后来的鸦片进口失去警惕。第二,清政府规定海外贸易在当时中国最大的港口广州进行,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只不过没有全面开放全国的港口而已。第三,当时所谓的只开放广州,主要是针对欧美殖民国家而言,尤其是英国和荷兰等国。至于东洋、南洋地区的国家,仍允许到闽、浙、江海关贸易。“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断绝与海外的贸易联系,中外贸易仍在进行,清政府实行的只是集中贸易和限制贸易而已。

明清的闭关政策一定程度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扩展,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减少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国没能及时与西方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发展生产力进行交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对明清君主专制的认识

闫:第4个问题是对明清君主专制的认识:《标准》要求学生“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要求学生“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徐:关于明清时期的历史,重点是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时了解君主专制的弊端,以及清朝中期以后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到了明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官制改革,削弱地方的权力,废除宰相,分散朝臣的权力,并设立锦衣卫,以独揽大权,使皇权进一步得到强化。明朝的科举限定了考试的内容和固定了考试的文体,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将文体固定为“八股”,亦是强化皇权的表现。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皇帝专权的弊端,强化皇权更使得皇帝独断行事,不受任何制约和监督,又造成各级官吏的惟命是从,导致官场上因循守旧,官吏不思进取,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现象层出不穷。

华:清初的中央机构大体沿用明朝的制度,到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使皇帝更加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清朝在文化方面实行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摧残人才,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场上普遍存在着腐败现象,机构臃肿,贪腐成风,欺诈百姓。清中期以后,人口增长,土地紧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兼并土地,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盲目自大,不愿意与外国交流,导致国家的发展与世界发展进程隔绝,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经验证明,保守、封闭,与世界隔绝,必然导致落后、愚昧;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使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中国古代史时间跨度大,朝代更替繁杂,内容也相对比较多,前面我们就古代史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重要概念做了分析,那么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两位老师能否结合案例谈谈对古代史教学中的一些建议?

徐:《课标》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教学建议总共有22个,活动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材料搜集的活动。

开展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有文献、图像、实物等各种形式的材料,通过这些反映历史情况的材料,我们能够对历史有更客观、全面的了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二是引导学生搜集与课程内容学习有关的历史材料,并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分析,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同时锻炼从多种渠道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三是通过对材料的运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解释和论证,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组织学生搜集历史材料的活动时,可根据活动的具体主题,将学生分为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然后在班上展示各组活动的成果。

(2)阅读与观察的活动。

这类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历史阅读和观察为主要特征,如:“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以及诵读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等等。

开展这类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和有关的历史读物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阅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历史的时空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图片和有关历史读物中的信息对历史的问题进行阐释。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历史读物和观察历史地图、图片等活动时,可结合讨论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说说阅读与观察的体会、收获和认识,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

(3)语言表达的活动。

这类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之间对学习内容的交流为主要特征,如“举办故事会,讲述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历史故事”。以学生语言表达为形式的活动有多种类型,如开展故事会、讨论会和辩论会等。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掌握的历史材料,对有关的史事或历史的问题进行阐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促进学生们的共同学习。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如搜集相关的材料、梳理内容、明确观点等。

(4)方法训练的活动。

这类教学活动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计算历史年代,运用历史年表和历史图表来说明历史的问题,进而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5)参观考察、观看欣赏等课外活动。

这类教学活动是在课下组织进行的,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有条件的地方,欣赏戏剧、曲艺表演艺术”,等等。我国各地都有一些历史的遗存或历史纪念的场所,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观与历史有关的场所,如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历史展览馆、历史文化遗址、历史名胜古迹,以及考古发掘现场等,可以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历史遗留下来的场所和物品,获得更真实的历史感受,以配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考察与观看等历史课外活动时,要做到活动有目的和有计划,而不是当成一般意义上的游玩、消闲的活动;教师要对这类活动的开展提出相应的要求,指导学生从活动中获取有关的历史信息,提升对历史的感受和体会。外出活动之后,还应组织总结性的活动,如让学生交流考察的体会、观后感等。

徐:在教学中我们还有几点宏观的建议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要理清线索厘清概念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化渗透历史的时序观念,力求历史的完整性。教学内容严格以时序为线索,较为详尽地列举出各阶段的历史知识,力图选择出反映不同侧面的历史内容。我想教学中我们首要的关键是能够按照历史形成的阶段特征来整体把握形成基本认识。当然,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对于历史分期,长期以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先来谈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夏、商、西周时期在我国传统的历史体系中,通常被称为“三代”,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考古上称为“青铜时代”。夏朝开始“家天下”统治秩序从此确立,公共权力被私人化,国家职能开始凸显。商朝建立了较为复杂的官僚机构、军队、法律等国家统治职能有了进一步发展,“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的合一,使社会笼罩于神权统治之下,所谓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这是其典型的政治特点。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是一个神权下降、王权强化、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包括政治上的宗法制、分封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得以确立。在分封制基础上政治疆域和文化影响区域大大拓展。

华:接下来的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战国的变法运动,造就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和政策,君主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纷纷出现并对此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上,伴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文化上,战国“百家争鸣”的辉煌历程,至今仍被国人引以为豪;诗经、楚辞、诸子散文,都在历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闫:秦汉是帝国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学者夏曾佑先生曾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可见秦汉时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国的政治基因、文化基因、疆域规模形成的重要时期。

徐:是的,政治上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的确立和巩固,确立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主体方向。经济上尽管长期遭到了战争的破坏但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政策,整体而言是发展的。“文景之治”、“武帝更化”、“昭宣盛世”、“光武中兴”、“明章之治”的连续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文化上儒学的发展和完善虽然不一定能弥补“罢黜百家”的危害但是整个时代却表现出积极进取的风尚。

华:第四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一个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既有残酷的战争掠夺,也有对峙之下的竞争和发展。这是民族交往的重要时期,不同民族文化互相冲突、交流并趋向交融。这也是中过古代制度重要的转型期。如:选官用人制度,自察举、征辟之制经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过渡;中央中枢机构,自“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军事制度,出现于北朝的府兵制,发展成为隋唐府兵制的根基;赋税制度,曹魏的租调制是隋唐租庸调制的滥觞;土地制度,从曹魏“屯田”、西晋“占田”发展到北魏“均田”,为隋唐“均田制”所直接继承。这些发展中的重要制度,不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支撑着国家机器的运转,而且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了制度保证。

徐:隋唐时期在中国帝制时代的历史上是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隋朝制定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经济措施和制度,比如大运河、科举制,都为唐朝社会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唐朝因为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而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但是,唐初立国的社会结构和制度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各方面的制度都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在这种转型过程中,选官问题、军事体制问题、边疆问题、财政问题等都出现了新的矛盾。而唐玄宗晚年的朝政又不理想,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在政治上导致了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在社会经济上影响了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唐的繁荣,主要集中在开元年间以前。

华:的确如此,长期以来,都有强唐弱宋的感觉。这种认识对于唐宋而言都是偏颇的。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流最频繁、民族交融也最深入的时期,这也是这一时期最典型的特征。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开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陈寅恪先生在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宋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在两宋境内,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城市繁荣,海外贸易兴盛。

闫:其实强弱是一个相对概念。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对比下,南宋的确显得手足无措。对内南宋政治上多有权臣掣肘,建树不多,对外军事上一直不振,容易给我们一种宋弱的感觉。

华:徐老师说的没错,在和宋对峙中居于强者地位的金,终于还是被更强的蒙古征服。元朝的对外关系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世界意义,被认为是中国和欧洲东西方之间真正直接接触的开始。

徐: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转型的酝酿期。明朝的建立既是对蒙古族统治的颠覆,又是对宋元统治方式的继承和改创。朱元璋不设丞相,视士大夫如仆隶,通过特务政治控制官僚集团,甚至搞文字狱等,专制皇权走向极端。同时,也出现了异化,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愈演愈烈,皇权本身也陷入文官系统的包围和约束之中。清朝建立后,边疆得到巩固,文化事业有了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但文化专制也进一步发展,文字狱频繁出现,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笼罩着皇权的专制权威。此时的外部世界,正在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

总体上说,明清时期处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初期阶段,在走向世界史意义的“近代”的时候,中国从一个固步自封的盛世迅速陷入灾难的深渊。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段历史特征确定自己的教学主题,如

史前时代—中华文明的孕育和诞生;

夏商周时代—国家的产生和璀璨的青铜文明;

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的交融;

隋唐时期—经济繁盛与社会开放;

宋元时期—文化发达和科技领先;明清时期—国力鼎盛和衰微初显。

闫: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是历史思维的细胞,在透析历史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历史概念就成为人们掌握历史事物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学中也要从突破历史概念开始。如何突破呢?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如何突破“专制”这一概念?

我们在介绍明清时期的历史的时候都会碰到一个历史概念,那就是“专制”。如何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专制”这一概念呢?某老师设计出的知识结构如下:

根据突破概念的需要,这位老师拟订了如下教学思路:

(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认识,初步阐释“专制”的含义。

(2)展示图片或者简单易懂的史料,列举出由浅入深的小问题,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课本,解答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史料、解答问题,分别理解“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设立廷杖制度”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现象的基础上,分别归纳出“专制”的含义。

(5)汇总“专制”的含义,引导学生归纳出“专制”的一般、本质的含义。

(6)通过具体情景或者问题引导学生对“专制”的含义进行辨析,以深化学生对“专制”的利与弊的认识,和“专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的认识。

华:我觉得这个案例有如下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主题集中,整节课就是围绕突破“专制”这一概念开展;

2.遵循一般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分析历史现象到归纳历史概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特点。

闫: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学习,最后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阶段,接触历史首先从最久远的古代史开始,距离学生最远,很多问题很难理解,两位老师在教学中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拉进他们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情境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情境再造、复现、模拟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引发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新课程以来,历史情境教学法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欢迎,历史情境有助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抽象的事情形象化,把枯燥的事情趣味化,把理性的事情感性化。情境不仅能再现历史,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能力、建构认识。好的情境别开生面、疑窦丛生,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在具体情境中蕴含矛盾和疑惑,造成对学生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情境教学有利于“活化”历史,使历史具有立体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正活起来。通过情境巧设疑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起来,通过活动引导,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活”起来。

情景复现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历史材料,运用多种展示的方式和手段;

2.注意学生情感和情绪的调动,促使他们投人到学习活动中;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进行交流注重迁移和转化工作,引导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判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4.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明确分工与合作,教师要注意控制和调节情景复现的过程和节奏,并注意总结提高的环节。请大家看案例。

【案例】“秦始皇吃过葡萄吗?”

讲述秦汉历史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个问题答案不复杂,但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情境。解答它潜在的问题是——秦始皇是什么时期的人?那时有葡萄吗?葡萄产在哪?秦始皇住在哪?国土有多大?学生对历史学科倍感头痛的问题是记忆繁多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提出一堆有关秦汉的时空概念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是很难产生与“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一问题相同的情绪的。给定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将若干有联系的概念寓于一个轻松活泼的问题之中,收到最佳的印象深刻的效果。

徐:设置的问题要符合要有层次度和梯度,那种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师生间填空式的问答,是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在设问时,要有意留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空间。提问中,可以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而不是提第一个问题就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还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顺序和层次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同步地得以训练和提高。

(三)通过探究学习培养能力

闫: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课本剧、历史制作等多种形式。

华: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能力,另一方面还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促使他们感知历史,拓展其了解和学习历史的途径,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小舞台演活大历史。历史剧表演这种方式在教学中颇受初中师生们的喜爱和欢迎。

请大家看一个案例:

【案例】“我演秦始皇!”

以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措施为背景,设计课本剧《秦始皇微服私访记》。

时间:公元221年之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某一时间

地点:原六国旧地

人物:秦始皇、侍卫、商人、县衙县令、民众

学生表演: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巡游天下。一天秦始皇车队进了以前韩国地界,路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因为韩国修了许多路障,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秦国车辆比较大,韩地的道路只能供韩地的两辆车并行。车队到了前楚国都城,城市很繁华,但市集的商人不收秦钱,而且买的一斤肉,明显地比在秦国少。不久到了吴地的溧阳,秦始皇一行刚进城就傻眼了,一句话也听不懂,写的字也不认识。秦始皇无奈发了一道诏书到溧阳县衙,县衙乱成一团,唯一认识秦国文字的人到出差了。

实行方案:

(1)在幻灯片上显示剧情梗概后,因为剧情比较简单,给出各小组3分钟准备时间,然后选一小组进行当堂表演。

(2)设问:秦始皇微服私访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秦始皇后来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

你认为秦始皇后来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后世会产生什么影响?

闫:课本剧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主题,构建情境,由学生亲自表演,学生更容易理解,生成性的教学元素会更多。但是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戏说历史的情景剧出现。剧本要贴近历史,尽量反应历史背景和面貌,做到从历史出发回到历史。才能更好地实现探究的功能和作用。

徐:还有一种探究的方法,就是历史制作。常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亲自进行历史制作,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历史。对于初中生而言,动手的效果和乐趣超过其他学习方式,在动手的历史制作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前人的智慧。请看案例:

【案例】体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工艺

活动的内容:

第一课时:介绍都江堰,观看都江堰短片,分组写出活动方案(略)

第二课时:制作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

学生用准备的塑料板或硬纸板,橡皮泥,纸浆,彩色卡纸、细铁丝等制作水利工程模型,通过体验,了解我国古代卓越的工程,认识和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课时:分组评比,发现总结问题

【案例】破解彩陶之谜

制作材料:陶泥、颜料、涂色笔

制作目的:体验祖国远古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走进远古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制作过程:

(1)学生在陶艺教室制作远古时代的各种陶器,如水瓶、盆子、陶罐等

(2)学生在陶器上设计反映远古时期人类生产、生活、思想的各种图案。

(3)学生讲解陶器的用途、图案的设计意图

徐:历史制作是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历史制作过程中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得出认识,把动脑、动手融为一体,有利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协调发展,这种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依据《标准》的精神,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并摸索和创造新的活动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时,应当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本,将学生定位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力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2)教学活动要有整体的计划,将其有机地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中,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3)活动的目的要明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活动的次数和形式;

(4)活动的过程要有精心的设计,包括活动前的必要准备、活动的程序、活动的总结等,以使教学活动提高有效性;

(5)开展教学活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采用各种活动的方式,努力探索适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相关文章: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谈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河北人民版)《历史》(7—9年级)介绍

省级课题“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正式立项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

第三编历史课程实施的若干建议:第一章关于教学建议

张凤娥: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的几个转变

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实施建议)

高中课标解读|第三编第二章:关于评价建议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