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四):高中课程标准新意迭出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四):高中课程标准新意迭出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高中课程标准新意迭出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四)
本报记者 李建平

【相关链接】
课程标准是中小学教学的指导文件,代表国家意志,反映国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充分体现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保证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思想性、科学性,根据教育部领导的指示,此次课程改革,建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审议制度。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我国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尚属首次。
前不久,教育部邀请了103位各学科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行审议,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严格把关。与此同时,以教育部的名义通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两院院士、文史学家、体育、艺术专业工作者征求了对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的意见,向社会各界及教育行政人员、教研员、一线教师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经教育部党组和课程标准专家审议会讨论通过。
专家们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鼎力支持,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各学科课程标准严格把关。许多院士利用节假日阅读标准,听取标准组成员的汇报;有的院士为了核实标准中的一个概念亲自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为了提出更切实的修改意见,组织有关专家和研究生进行专题研讨。
语文:处理好“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的关系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审议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以自己几十年从事语文教学的亲身经历,谈了审读语文课程标准的感受,发表了对语文教育改革的见解。她说,语文课程标准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重视了对人的培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参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共同基础和一般要求,此次课程改革,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以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留有空间,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专家强调,高中语文教育仍属基础教育范围,基础性是第一位的,要正确处理好“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的关系,“共同基础”不能削弱,仍要保持我国基础教育扎实的优点。针对目前中学生语文水平不高的现状,仍需继续关注语言文字的训练。
关于选修课的内容,有的专家提出不要限于本土文化探究,建议开设“欧洲文化”、“希腊罗马文化”等选修课程,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有的专家建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认为这在外国文化大量涌入的今天尤为重要。对古代文学的教学,他们建议除强调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学外,也要注意用历史观念解读作品,使学生热爱、认同传统文化。
数学: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自中科院、工程院的王梓坤、张恭庆等6位院士对数学课程标准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数学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数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突出数学的人文价值,重视增加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将数学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崔俊芝院士认为,高中是人生中选择志愿、确定志向的时期,对于多数人来说,高中确定的志向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作为高中主要学习内容之一的数学,从教材的编写到讲授方法、课外活动都会对学生确定志向有一定影响。为此,崔院士建议高中数学应该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既学习数学知识,又学习数学思想,学习用数学知识和思想表达与解决现实世界一般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重视基础性、时代性和多样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且适当加强不同知识模块的关联性,以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数学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外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英语倡导“任务型”学习,通过丰富多样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强调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同时重视基础性。“标准”描述翔实,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专家们对英语课程标准的一致赞同。
审议日语课程标准的专家认为,读了日语课程标准后,印象很深。课程标准的特点可简单地概括为“指导思想先进,改革力度大,创新意识强,体系科学,时代气息浓,可操作性强”,体现了时代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精神,体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丰富了现代外语教育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给以具体的案例,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提出教学建议,便于教师实施。
专家对俄语课程标准给予高度认同,他们认为,俄语的课程标准提倡以主题活动为线索,通过具体的话题,创设融洽、和谐、民主、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师生的互动,改变以往繁琐的语法讲授。“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要求,注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国人在学俄语时所存在的特殊问题。比如,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路子,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说这些句子,而不是先背诵、死记、掌握什么是语法规则,同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有根本的改变。
技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柯俊、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江苏省政府参事王林云等认为,技术课程摆脱了原有技术课的“单纯劳动”、或“劳动技能”的模式,一改以技术为核心的传统技术教育,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创造力的开发”,加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以全新的概念确立了技术课程的地位,回归了技术教育的本质,使这门课程有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尤其是“提高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出,十分精彩。
院士们普遍认为,技术素质的培养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技术素养内涵丰富,包括对技术的热情和关注、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勤于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教育不是学习简单的修理,而是要使公民具有技术意识、技术概念,了解最基本的技术常识。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的载体,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这门课程的开设,将使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迈向一个新的里程。
审议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院士们普遍认为,计算机教育时代将技能训练作为主要内容,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此进行了非常成功的超越。课程标准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为这门课程注入了应有的教育内涵。信息素养包括技术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规则,形成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素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院士们对课程标准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一是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以其他课程的任务来驱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二是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融化到其他各门学科活动中,以强调其工具性和实践性。因此,在课程标准中应注意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的服务功能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
物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参与审议物理课程标准的黄祖洽、赵忠贤、俞大光等7位院士认为,物理课程改革力度大,既强调物理科学的基础性,又照顾到不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这是标准研制工作组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反复研讨、精心设计获得的成果。专家认为,物理课程标准科学、合理、明确,内容开放、多样,既注重对经典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又注重物理科学的最新发展,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物理与技术的结合,注意引导学生从人文和社会的发展来审视、理解科学、认识科学与人类的关系,积极探索高中物理教育与提高科学素养的关系,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结构设计合理,按照模块组织教学,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凯华建议,高中生要把经典物理学好,应当看到经典物理与现代科学的密切联系,处理好学科基础与学科前沿的关系,使高中生既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又要具有广阔的视野。
化学:培养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谈及化学课程的变化,院士们普遍认为,课程标准改变了以物质结构为基础,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的高中化学学科体系;改变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状况,构建了必修+选修的课程模式。6个选修模块的主题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改变了不同志趣和不同需要的学生必须学习相同内容,达到同一要求的传统模式。这种多元化的课程模块,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需要,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将有利于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院士们认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更加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和科技活动内容,力求培养学生具有学习和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院士们建议“应该把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欣赏化学,热爱化学”,使更多的优秀青年将来能从事化学、化工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工作。另外,由于标准中选入了较多的实验,有的院士担心教育部门不能将学校的实验室按标准配备好,导致化学教学的难点难以突破,建议对此问题应给予重视。
生物: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
生物课程标准是一个改革力度较大的方案,打破了原中学生物课程传统的学科体系,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创新。这是专家对生物课程标准的一致看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景瑞、宋大祥、何立千认为,课程标准较好地把基础的生物学内容穿插安排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相关的模块,全面涵盖了高中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在微观与宏观方面体现了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同时,课程标准在对国内外生物学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要求,既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可与国际生物学教学接轨。非常强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过程,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标准设计了观察、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如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让学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安排了“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让学生制作“果酒和果醋”、“提取植物芳香油”,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食品加工的简单方法和技能,体验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地理:关注人类发展的问题,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当今世界,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培养青少年关心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是地理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专家认为,地理课程标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现了时代特色和要求,重视现代地理技术与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并与区域发展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如“数字地球”的提出,在技术上提供了地理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支撑,使地理学这一新发展及时体现在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标准突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强调实践与应用,总体设计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课程标准没有把天文、气象、海洋、环境、生态、地球化学等都搬进课程中来,而是强调最基本的重大问题和原理。在课程实施和管理部分,无论是教学方式、考试评价还是教材编写,都贯穿了教与学两方面的自主灵活、合作交流、批判探究和独立思考,这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历史:从全球化的视角了解和认识历史
历史学专家充分肯定了历史课程标准所渗透的先进教育理念,专家一致认为,历史课程标准富有新思路、新内容、新视角。采用了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历史知识专题编写体例,这样的编排,有利于从新世纪全球化的视角了解和认识历史;有利于立足中华,放眼世界;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历史知识的内容。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如选入了“民主政治起源”、“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适当增加了世界历史知识,凸显了了解世界在我国基础历史课程中的作用,突出了全球历史进程中古代历史文明、近代历史转型、现代历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民主化、文化思想多样化的轨迹。
审议组中来自一线的教师认为,历史课程选材视野开阔,难度降低了,而教材编写的难度增加了,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更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创新的空间被打开了。尤其是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使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艺术: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希凡认为:艺术课程标准突出了艺术课程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邢熙寰对标准关注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给予高度评价,赞扬标准为学生拓展了学习艺术的领域和空间,既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又概括了艺术教育的实践经验。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艺术门类乃至艺术与哲学、美学、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汲取当地的艺术资源组织教学,既有利于地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认为:“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目的,不是对一些艺术知识的泛泛了解,提高人的艺术素养,是艺术教育最具魅力的价值之一。因此,将艺术教育置于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来审视和运作,必将为艺术课程标准增添新意。”高扬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总经理宋杰说:“读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课程标准把艺术教育提到相当的高度,令人惊喜。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角度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十分有见地。艺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技巧的层面,应该强调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作为现代化的企业,我们需要员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也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体育与健康: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
来自体育教育界的专家认为,课程标准落实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体现了“三维”健康观。摆脱了传统的“竞技体育”、“技能教学”的体系,融合身体教育、保健教育等内容,把“增进学生健康”贯彻到课程全过程之中,充分挖掘了这门课程的多种功能和教育价值。新课程在目标体系上有较大的创新,课程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划分了五个学习维度和六个学习水平,注重了目标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有利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为高中阶段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了较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尤其设置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具有较大的突破。这些都有利于充实和更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美术: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特征
专家认为,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丰富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了时代性,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特征。尤其是“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的设计,对高中美术课程顺应世界艺术教育潮流和现代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开创我国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新局面,对实施美育、陶冶情操,提高我国高中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音乐:丰富音乐教育的内涵
专家一致认为,多年来,包括音乐学科在内的高中艺术教育相对薄弱。此次高中课程改革,使高中音乐教育的内涵得到了丰富。音乐课程标准结构框架富有新意,凝聚着研制者的智慧和辛劳。从学科定位到8个教学模块的设置,都加强了系统性和操作性,体现了音乐学科最本质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使我们看到了音乐教育的美好前景,对高中音乐教育的明天充满信心。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学科,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课程,“音乐与舞蹈”和“音乐戏剧与表演”两个模块的设置,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特点,“音乐鉴赏”内容的设置非常必要。
【数字】
经历了500多个日日夜夜的淬炼与磨砺,洋溢着鲜活时代气息的15科高中课程标准新鲜出炉。10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及教育专家受教育部的委托,认真审议了15科课程标准,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把脉施方。
【理念】
高中课程改革取得的新突破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多样化,有层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这套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必将对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带来深远影响,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27日第5版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四):高中课程标准新意迭出】相关文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高中课标解读: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解读之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选修课与必修课学分是如何设置的?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改革要点简介

课标以中华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史作为学习内容和基本线索,有哪些特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三) :追问高中新课程方案焦点问题

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课程目标”(节选)

课标对普通高中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网友关注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课隋唐...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明...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8课清...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答案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0课宋...
北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九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答案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答案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
北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答案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唐...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答案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盛...
华师大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从...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1课宋...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宋...
岳麓版历史新编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开运...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