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误区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误区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确实,可以肯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参与讨论和探究,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学生的“三维目标”,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可是,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欠缺透彻的理解,误以为提倡的方式就是新课程,忽视了“三维目标”,歪解了新课程的含义。目前一些课堂表明,很多教师盲目的使用,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缺乏了内容,滥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仅此堂课达不到相应的效果,也会导致学生日后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以为然甚至产生反感。可以说,很多教师走进了一个误区──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这一误区不仅在课堂上体现,在备课、评课时也表现出了这一错误认识。

在新课程大力提倡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一些教师就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就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开一堂课就等于搞那么一两个合作探究活动。所以一些新教师在开课前请教老教师的时候,老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就会再三强调小组合作探究。这不仅说明了一部分老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仍不透彻,新课程注重的应该是“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而不是合作探究的形式,这样也会给新教师造成一个误导,使新教师在以后发展道路上错误认为新课程就等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所以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考虑着如何使课堂活跃起来,能有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活动。如此下去,小组合作探究不仅会结束了它的生命力,同时也会埋葬了新课程改革。

很多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课件是必须的,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的活动安排也是必须的,但是有些课堂并不需要小组合作探究,有些问题学生个人就可以回答,而教师也要安排一个小组合作讨论后再回答。如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变革与争霸》中,齐桓公不顾前嫌任用管仲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给我们有什么启发,类似这类问题,学生个人完全可以个人对此做出回答,根本无须合作探究。而教师接下去要求学生阅读或者由学生讲述春秋时期有关的《卧薪尝胆》、《退避三舍》等成语故事,学生受前一提问的影响,会产生一种固定思维方式,自然会想到这些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发,所以在此环节也是无须讨论,无须合作探究。而很多教师为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盲目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当课后评课时被否定了其课堂实施的有效性后,一些教师就会表示怀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也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手段,这样的课堂为什么不是有效的课堂?”课堂是否有效看的并不是课堂的形式,还要观察课堂的内容,一堂课形式再怎么活泼,缺乏相应的内容,那也是失败的一堂课。要评论课的成功与否,应该以“三维目标”评价为标准。一般来说,不以落实三维目标为目标绝对不会是成功的课堂。只有时刻注意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将可以使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得成功。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的使用只是一个手段。不能以课堂形式,小组合作探究是否开展作为评价课堂的标准。

除了教师对小组合作使用存在误区和错误做法,对学生还造成了很大不良的影响,甚至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十分不利。很多教师发现,对于中学的学生,刚进初一学习生涯的时候,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比较感兴趣,对多媒体的演示目不转睛,而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开始觉得乏味,对于小组合作也表现出厌烦,但是小组合作还能继续开展。但是到了初二,学生基本上厌于讨论,于是在讨论时开始出现“家常聊天代替讨论”,曾经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讨论的不仅和课堂无关,甚至出现了“早饭吃了什么”“今天放学后去哪玩”之类的家常聊天。到了初三,小组合作讨论基本上成为了大多数同学的“中场休息”。课堂暂时中止,学生以张嘴代替发声。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初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到了后来,由于小组合作的过多使用,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失去了兴趣,开始对小组合作厌烦。而在新课程的倡导下,小组合作在每堂课都是非常常见的,无论什么学科都频繁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甚至有时候一天七八节都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

当然,这与小组合作并没有比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取得更好的成效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目前的学生来讲,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在他们的学习生涯里已经接触了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新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方式,在学生看来,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换种花样而已,追求的也就是最后的结果,所以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敷衍,而注重等待小组合作后的结果变成了学生的转变。对于有些学生来讲,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还使很多同学被动接受、懒于学习,学习的效率相对于传统教学非但没有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

总之,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使用都存在着误区,使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有效为课堂服务,反而使课堂时间造成了浪费。同时学生对于频繁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也会产生厌烦心理,当然小组合作并没有取得比以往的传统教学更好的成效,也是学生不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甚至小组合作学习还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造成这一切结果的,应该归结于没有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确的理解和使用,也是对新课程理念没有正确的把握的结果。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误区】相关文章:

吉林省“泄露”高中会考试题:研究性学习冲撞评价体系

高中课标学习:高中历史网络探究学习的评价方法

乡土教材:"粤剧走进课堂"的思考

解读高中课标: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高中课标学习:历史探究学习指导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

“互动白板”助阵美日课堂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二) :高中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从创新的角度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河北人民版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关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个问题

汉墓变成历史课堂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