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高一历史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点归纳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5-12-15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小编准备了高一历史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点: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

①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

(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是新中国的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中国诞生: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立: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式确立:①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②职能和地位: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 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 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①参加人员:中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特点:广泛性)

②内容: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共同纲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新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民主监督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过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

4、影响: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点考法: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英勇斗 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随着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 新的一页,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除了规定国家性质外,《共同纲领》还规定了新中国的各项基本方针和政策。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宣告新中国诞生。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从这时起至1954年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 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这就是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这是新中国第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 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高一历史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的增强记忆法

高中历史歌诀记忆法

高中历史年代数字记忆法

高中历史 历史知识记忆法典型例析

高中历史知识的记数记忆法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荟萃

高中历史学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学习指导

高中历史时间记忆六大方法

高考历史新课程的特点与应对策略

高中历史解题放松-基础知识加技巧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