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4-25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春秋时期,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这说明

A.当时盛行图腾崇拜而以牛来命名 B.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春秋时期已有牛耕 D.巧合而已,无任何实际含义

2.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下列关于东汉时期牛耕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②中国传统牛犁耕已相当完善 ③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④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有关我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集中经营的特点 B.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基本做到自给自足 D.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

4.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A.青瓷、粉彩瓷 B.青瓷、白瓷

粉彩瓷、白瓷 D.白瓷、青瓷

5.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是在

A.春秋时期 B.汉代 唐代 D.宋代

6.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出现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

形成区域性大商帮 D.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的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交子的出现

飞钱的出现 D.港口城市的兴起

8.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相地而衰征

9.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小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土地兼并加剧 B.自耕农数量减少

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11.马克思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这里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指

A.市场 B.自由劳动力 资本 D.资源

12.右图是1892年美国芝加哥为庆祝某位著名航海家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航海家应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哥伦布 D.麦哲伦

13.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欧洲的殖民扩张

美洲国家的独立 D.工业革命的扩展

14.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法国 B.葡萄牙、荷兰、法国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 D.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15.进入蒸汽时代,人们出行更加便捷,但不能选择

A B C D

16.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

A.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B.彻底取代了人类的手工劳动

C.引发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

D.对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有重大意义

17.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影响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世界逐渐由分散走向整体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②③④ D.①②④

18.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是在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0.李鸿章说: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天耶? 恶得而知其故耶?这段话表明了李鸿章

A.赞赏中国守法传统 B.抨击传统守旧思想

倡导学习西方制度 D.提倡臣子取悦龙颜

21.曾国藩曾说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以纡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这表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富国强兵 B.学习西方科技

改变封建制度 D.维护清朝统治

22.1934年,中国银行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

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紊乱

23.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24.中共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25.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工业化建设

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2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出自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 ②转变了经营方式 ③调整了分配方式 ④取消了粮食税

A.①② B.①③ ②③ D.②③④

2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确定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9.下列不属于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是

A.青岛 B.泉州 温州 D.广州

30.《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第II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其中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共40分。请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相应位置上。)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

材料三 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康熙松江府志》

材料四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4分)

(2) 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4分)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社会现象有何不同?(2分)

(4)材料四的观点对材料一、二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淝河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己自主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殖民的主要影响。(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农村家庭纺织业图 图2:鸦片战争后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190l1911300560031510

191191960013000751625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3)据材料三,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时党是如何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4分)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与政治学习方法比较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考试经

2007年高考历史阅卷体会

学习高中历史必须要知道的两点

奇特想象幽默串联历史知识

浅谈排除法在高中历史选择题中的应用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备考详细计划

从高考分析 高中历史应该如何学习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探讨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