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7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1)农业:实施余粮收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2)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改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5)结果: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6)正确途径: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3、新政策的特点:

(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政治方面: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中的战场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复习:用“公式”分析历史现象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

理解高中历史概念 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历史学习:人物评价三法

高考历史知识点的科学记忆法

高中历史学习-表格法在高考历史复习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复习如何更加高效的复习

2009高考历史备考的五大记忆方法

学好高中历史的七个关键方法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