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待学习要有意识地培养好自己个人的心理素质,全面系统地进行心理训练,要有决心、信心、恒心,更要有一颗平常心。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带来了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一卷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1.参考右图: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村遗址
2.参考右图《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认为我们生活的长江流域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马坝人 D.半坡人
3.国父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
A.人文初祖黄帝 B.克已爱民的尧
C.宽厚待人的舜 D.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4.禅让制度的依据是
A.财产 B.武力 C.才能 D.门第
5.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 B.商 C.战国 D.秦朝
7.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
座位号
8.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9.战国七雄中最西面的是
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燕国
10.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11.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不包括
A.改革盛行 B.战争不断 C.王室衰微 D.国家统一
12.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3.参考右图: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14.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15.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7.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18.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9.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时间是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20.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1978年我国出土的战国乐器中最珍贵的是
A.琴 B.鼓 C.瑟 D.编钟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硪野,都从太守得来。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中所描述的人物分别是谁?(2分)
(2)上述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修建的水利工程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4)泰州位于长江流域,今天该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什么?(1分)在哪些方面发挥着重大的效益?(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老百姓恨死他了,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材料二 在殷都以酒味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集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一王朝的哪位君主的统治?( 4分)
(2)上述材料中反映的统治者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如何?(1分)请用史实说明他们的结局是怎样的?(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浪网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
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1分)
他的思想主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有何现实意义?(1分)
(2)他创立了哪一学派?(1分)他的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1分)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1分)
(4)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祭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分)
(5)说出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思想家。(1分)
24.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 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
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
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
的法令,对于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
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1分)
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1分)他的变法从何时开始的?(1分)
(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
请说明理由。(2分)
(3)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会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2分)
(4)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语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1分)
(5)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1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12345678910
BAACBABBBB
11121314151617181920
DCBACBBADD
二、材料题 (30分)
21.(1)大禹;(1分)李冰(1分)。
(2)治理黄河(或治水)(1分);修建都江堰(1分)。
(3)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1分)。
(4)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分);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1分)。
22.夏朝的桀;(2分);商朝的纣(2分)。
(2)都是暴君,奢侈残暴(1分)。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联合周边小国打败了桀,夏朝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在打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而死。(2分)
23.(1)仁(1分);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1分)。
(2)儒家学派(1分);《论语》(1分)。
(3)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1分)。
(4)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写出1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 5 )老子
24.(1)目的:为了富国强兵(1分);得到秦孝公的支持(1分);公元前356年(1分)。
(2)变法的目的达到了(1分);商鞅虽然死了,但是通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1分)。
(3)站在法家一边(1分);原因:他采取措施,加强刑法,以此维护统治秩序(1分)。
(4)上战场立功(1分)。
(5)勇为天下先、坚强不屈、百折不饶的精神。
总结: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昆明八中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年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姜堰市2011-2012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