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9-2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第I卷(共60分)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下皆知 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韩非曾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 )

A.推行分封制巩固国家

B.由圣贤管理国家事务

C.建立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联邦制

D.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

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5.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6.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 ( )

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接近现

实,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 ()

A.自由平等思想 B.君主批 判思想

C.经世致用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8.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稷下学宫”是( )

A.鲁国的官办学校 B.当时百家争鸣的缩影

C.儒家讲学的场所 D.最早的官办学校

9.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10.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1. “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古代著作( )

A.《道德经》 B.《韩非子》 C.《春秋》 D.《论语》

12.“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13.《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

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 《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法律体现人民意志保护人民利益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D.体现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15、《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

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 )

A.道学 B.法学 C.理学 D.佛学

16、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古代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 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17、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 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18、“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

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19、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20、“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21、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 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 暴君”。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 )

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王阳明

22、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23、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 )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2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 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25、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这件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 ( )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罗马教皇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26、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撤。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7、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A 批判神权统治 B. 鼓吹人性解放 C. 倡导思想自由 D. 构建理性王国

28、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政治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

A.《论法的精神》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29、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确的表述是( )

A.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B.批判了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30、启蒙运动被誉为文艺复兴的超越与发展。其“超越与发展”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民主与法治的主张

第Ⅱ卷(共40分)

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2分)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2分)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分析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何能一直保持正统地位?(4分)

32、(20分)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材料2: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3:16至17世纪的中国, 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体现孔子的什么主张?(2分)材料二反映苏格拉底的什么观点?(2分)二者在本质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2分)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研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2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B D C A C B A B A A D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C B C B B C A D D A A C

二、非选择题答案:

31、参考答案:

(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

(2)“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2分)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2分)

(4)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2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

(5)演变历程: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遭到批判,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4分)

原因:①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要求。

②儒家思想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或与时俱进,兼收并包)(4分)

32、参考答案:

(1)孔子主张:“仁”;“以德治民”(2分)苏格拉底主张: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美德即知识(2分)相似本质:都体现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2分)

(2)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2分)

共同之处: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2分)

本质区别:阶级立场及根本目的不同。(2分)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3分)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3分)

(4)结论:古代东西方先贤的思想中都包含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答出任意一条即可) (2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相关文章:

准高一同学必知的高中历史记忆方法

2012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如果提升学习效率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历史问答题的审题方法

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指要

巧用数字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探寻“公式法” 答题模式

学好高中历史的七个关键方法

2011年高考历史成功的8大秘诀

高中历史选择题排除法的有效运用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