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历史八下期中复习提纲

历史八下期中复习提纲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5-08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1年10月,(标志)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土地改革

1、标志: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2、结果: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3、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3、英雄人物:黄继光(为了掩护战友前进,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

中国人民志愿军称号:最可爱的人 。

3、结束: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主义精神。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会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宪法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影响: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亚非万隆会议

1、1955年4月,亚洲与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2、影响:(1)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2)平等、协商,求同异存的“万隆精神”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时间:1953---1957年)

(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三铁路[集二、宝成、鹰厦])。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概况:

(1)农业,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并迅速席卷全国。

2、结果:到1956 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1)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2)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思想准备:1956年4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时间、地点:1956年9月北京,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主要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4、意义: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两大失误)

1、总路线: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2、失误的表现

(1)1958年大跃进

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全国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大办公共食堂。

3、失误的结果: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4、失误的原因: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5、经验教训:(1)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要立足本国国情,不能急于求成。(3)多积累发展经济的经验。(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国民经济复苏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取得显著成效。

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原因:毛泽东错误地分析了阶级斗争的形势。

2、导火线: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3、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

4、迅速发动:1966年8月,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 二、全面内乱

1、红卫兵、造反派组织迅猛发展;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全面内乱;四人帮——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勾结起来,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2、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2、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3、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4、教训:(1)党和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阶级斗争虽然存在,但绝不可扩大。(2)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3)进一步健全民主和法制。(4)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做科学的分析。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一、戈壁升起蘑菇云

(“两弹一星”两弹:原子弹和导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核武器试验基地爆炸成功。

2、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3、1967年6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二、“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1、1970年4月,“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它标志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2、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

三、倚天神剑显国威

1、1949年4月(新中国成立前):海军成立;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后)空军成立。

2、“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1966年7月1日组建的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3、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4、“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一、重返联合国

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地位。

2、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二、中美关系

1、1971年,中美双方开展“乒乓外交”

2、1972年2月年尼克松访华。随后在上海签定《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会谈的这一周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

3、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4、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1、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正式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2、中国与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包括意大利、加拿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澳大利亚等国。

3、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十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

“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内容:(1)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2)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3)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影响: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农村的改革

1、概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三、对外开放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形成现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2、1979年7月,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3、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88年,批准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4、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5、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6、1990年,党中央与国务院又做出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

7、作用和影响: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科技

1、袁隆平在1973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2、1986年3月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二、教育

1、目的: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 。

2、战略思想:科教兴国

3、举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

5、发展高等教育:“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1977年底恢复高考。

三、文体事业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 。

2、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3、1991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4、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1959年,容国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从“东亚病夫”成为了世界体育强国。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大潮

一、一国两制——邓小平

1、目的:实现祖国统一。

2、主要内容: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成功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香港于1841~1898年逐步被英国侵占,澳门于1553~1887年被葡萄牙侵占)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使两岸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2、原则: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3、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港澳问题是国与国的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1954年9月,第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新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2、后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993年11月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先进典型:邯郸钢铁总厂)。

2、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

3、就业制度:我国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立,中国1991年加入,并为其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

中国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树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良好形象。

四、高举伟大的旗帜(“邓小平理论”)

1、提出:1997年9月,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2、地位: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历史八下期中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三字经学习法

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谈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理解高中历史概念 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历史复习指导:把握纵横两条线

初二历史学习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习目标

浅谈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与政治学习方法比较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