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教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及实施

九年级历史教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及实施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5-15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内容提要:历史教学开设实践活动课意义重大。笔者针对初一新教材,谈谈一年来的教学体会。主要内容有实践活动课的教育意义,初一历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并用一节课(寻找先人足迹活动)说明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一 实践活动课的教育意义 我是一名历史教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童年、少年时代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我九岁的时候,为了摘到树上的梨,我反复实践和思考,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制成了摘梨的工具—梨兜,站在树下就能摘到梨了。当时这在我村可是了不起的发明啊。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幼小的我就树立起了自信心,对我后来的健康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我那顽强的毅力,敢于创新的精神及丰富的感情无不与此有关,因此我深刻地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我成长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孩子,生活的经历时时提醒我:一定要增加他们的实践活动,给他们创造一个环境,留一个空间,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认识自我,体验生活,善于思考,大胆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任务越来越重要。因为现在的学生,物质条件优越了,劳动减少了;现成的东西多了,亲身体验的过程少了。老师、家长最关注的是分数,尤其是升学科目的分数成了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致使学生负担重,实践活动少,动手能力差,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课本内容的学习。如我讲到用麻纺线织布、改进犁的构造等知识时,学生理解起来很难,因为多数学生没见过麻和犁,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课堂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只有被实践所用,知识才显出其价值。国家建设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人才。通过实践活动课的教育活动,教师就可以发现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给予因材施教,精心培育,有利于培养各方面优秀人才。因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初一历史新教材改编后,作业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如制作容器、制作印刷品、组织故事会、诗词朗诵会等等。这需要学生课后做大量的工作,是锻炼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动诸方面的好机会。我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增设实践活动课。目的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自己生活的作业。而这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的活动课,内容广泛,趣味性强,既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同时也可以磨练意志、树立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很有效果。 下面就历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粗浅谈一谈我的做法。 二 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设计(初一年级新教材) 初一学生的活动应依据教材,由少到多,逐渐展开。分别设有讲座、外出参观、历史考察、音乐欣赏、小制作、竞赛等活动,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工作,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精神的理想王国,研究那些给他们带来愉快和乐趣的领域,追求有益的创造价值。日积月累,其成果可供历史课堂陈列。外出考察、参观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单元知识小竞赛等活动,可以巩固、深化课堂所学的历史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有很大促进作用。具体设计如下:初一年级第一学期(2001年9月—2002年2月)第一课 寻找先人足迹活动 (附内容) (一课时)

第二课 参观北京历史博物馆、密云古遗址 (学生假期自己安排)

第三课 历史故事会 (一课时)

第四课 人物评价辩论会(秦始皇) (一课时)

第五课 历史邮票、历史图片展览 (一课时)

第六课 组织参观不老屯超胜庵,进一步了解南北朝宗教 (星期日)初一年级第二学期(2002年2月—2002年7月)第一课 春联史话讲座(学生收集对联活动) (一课时)

第二课 古代音乐和唐诗宋词欣赏会 (一课时)

第三课 绘制古代服装模型,真正理解“唐装” (一课时)

第四课 编辑历史考古小报(近期考古重大发现) (五一期间)

第五课 考古小报、自制印章、自制印刷品展览会 (一课时)

第六课 历史知识竞赛 (一课时)

第七课 组织观看录象(郑和、郑成功) (一课时)

 

 第八课 组织部分学生登司马台长城、登冶仙塔,寻找历史古迹。 (假日期间) 三 实践活动课的课程实施说明 “寻找先人足迹”活动课 (一) 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制作原始人类分布图,原始人头像,原始工具、房屋模型。 每位同学根据作品提出一个问题。分A、B两组,以组为单位选拔作品,设计问题,准备竞赛。 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扬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 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的动脑过程和体验过程。如:制作一个陶器不仅要动手,还必须去想选什么样的泥土?晒裂后考虑适宜的温度,失败后会想改进的办法,制成后怎么去美化它,在当时有什么用途等等。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实践过程中,学生也会体会到很多课堂上体会不到的东西。 (二) 课堂实施 1.学生按A、B两组竞赛,拿出作品,轮流问答,答对得分。教师评判总结,公布竞赛结果。 目的: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

问题设计: A组: (1)展示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问图中的数字所示是什么遗址?这里的人类生活的年代? (2)展示北京人、山顶洞人头像,问这是什么人?什么人最早使用天然火?什么人最早懂得人工取火? (3)展示工具模型(石器、木棒、、项链、陶器)。问那些类似北京人制造的?那些类似山顶洞人制造的?有什么用途? B组: (1)展示氏族公社时期遗址分布图。问图中的数字所示是什么遗址?这里的人类

生活的年代? (2)展示工具模型(磨制石器、骨针、箭头、陶器)。问这些工具用来做什么?类似什么人使用的工具?我国什么时候有了陶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用陶器装什么粮食? (3)展示房屋模型。问这样的房屋最早是什么人制造的?说明他们开始了什么生活? 效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竞争意识强。既能巩固知识,又有利于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的作品不成功。例如:骨针孔太小,容器有裂痕。教师让学生讲制作过程,分析原因,鼓励继续实践。 3. 学生谈制作体会。评选最佳作品。 课后的实践活动,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创造历史的艰辛。如:有的同学说:“古人能制造出那么好的陶器,多么不容易啊!我做了三次都裂开了,最后去了陶瓷厂,又做了三次才成功。”还体会到:劳动能推动历史前进,劳动能创造美。还有的同学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前辈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要努力给后人留下更多的财富。”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4.研究文物,深化课堂内容。师:拿起一位学生做的陶盆模型,问:做得好不好?是仿照那个做的?

生:好!是仿照教科书封面上的陶盆做的。

师:对。同学看教科书封面上的陶盆,这是在青海省大通县出土的,是氏族公社居民制作的。 你们看一看,氏族公社居民做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好!质量好,能装东西,有色彩,还有图案。

师:答得对。同学们看陶盆上有三组跳舞的图案,其他两组基本上相同。想一想:“这是什么舞蹈?”

生:“集体舞”。

师:对。再看一看,每个人的臀部都装着一条尾巴,这是为什么?

生:化妆。

师:对!再看一看,五个人的发辫和尾饰摆动得相当一致,这是为什么?

生:猜测了许多,终于答出是有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说得对,有规范化的韵律,才会有统一的摆动。再想一想:从彩陶中还能了解到什么?

生:当时人们懂得了美。又有绘画。

师:对,陶盆又是艺术品。当时人们已懂得绘画,这很可能就是中国美术史(软笔画)的开端。

生:还能看出人的体型,那时的人长得很瘦。

师:说得真好,你有了新的发现。可那时的人怎么那么瘦呀?

生:生活条件太差,缺少食物。还很劳累。

师:有道理。那同学们归纳一下:这个文物的出土有什么研究价值?

生:可以研究原始社会的制陶业、美术、音乐、舞蹈、绘画、人体、生活。

师:文物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所以我们要善于动脑,研究文物,得出结论。同时也要保护文物。 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挖掘出大量知识,为今后怎样学历史打开了一扇大门,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禁不住问:“古人用什么样的乐器?“在什么地方跳舞?” “为什么跳舞?”“他们的舞姿美不美?”

师:那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吧。 教师继续引导: 假如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再往下推测一下, 画面上的人形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很像是晚间月光下的身影,陶盆可盛水,在陶盆内画上舞蹈形象,可能是受湖边空地上跳舞的启示吧。假如这些推论都是对的,我们可以重复原始居民们跳舞的场面。谁能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生:描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老师把学生带进了那遥远的时代,师生切合实际的联想和描述,展现出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场面: 皓月当空,群星满天,在清澈寂静的湖畔,阵阵凉风,送来野花的清香,令人陶醉。突然有人吹响了骨哨,传出一阵悠扬悦耳的乐奏,一群青年男女们过来了,他们化妆成一只只美丽多姿的小动物。五人一组,手拉着手,在欢快的乐声中跳起了舞,唱起了歌。在腰的微闪、脚的踩动中,散发出无限青春的活力。是庆祝采集的活动,渔猎的成功,还是一种社交活动,或者是三者兼而有之吧。粗犷奔放,节奏欢快的集体舞蹈多么壮观动人,这是氏族集团力量最直接最充足的表现。 课结束了,留给学生的是美的感受和不尽的联想。也许他们还在寻找着先人的足迹……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兴趣为主。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既增长了知识,有培养了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创造更有益的价值。

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和失败都是收获。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将不断探索。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受益无穷的财富。

【九年级历史教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及实施】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应有意识的建立“线索”进行学习和复习

高中历史事件评价题的解题方法

中国历史学习的几点建议

高中历史学习的三个境界及学习四法

高中历史地图的学习方法

关于《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几个年代的说明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历史问答题的审题方法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备考详细计划

高中历史学习:历史考试的五种心理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