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教案:八上|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九年级历史教案:八上|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5-16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一、教学活动设计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课题是《走向战略进攻》。

一、说教材:

本节课之前讲的是蒋介石如何悍然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向我中原解放区进攻,之后讲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三大战役,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本课则讲的是我军如何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进攻,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是也是本单元内容中一个重要一环。

本课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讲述中共中央是如何粉碎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的,然后,讲述中共中央如何抓住有利战机,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最后还安排了材料阅读和自我测评,以提高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本节的知识点有: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2、孟良崮战役;3、千里跃进大别山。

根据学习内容,我拟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2、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原因。在过程与方法方面:1、通过对图片和问题的比较,能自主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及“转战”的含义。2、同学在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中,能比较全面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同时能分析千里跃进大别山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

学生学习的重点是:读图能力及如何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确定的依据是:学生由于年龄小和知识经验不足等原因,对军事里的概念如防御、战略、进攻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把握战争如何能从防御转到进攻这一问题的理解。

为了高效达成学习目标,我课前准备的教具是:1、道具:自制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多媒体图片国民党对解放区重点进攻示意图、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示意图及两图的重叠图。学生要做的课前准备是:1、预习思考:“毛泽东等为什么要留在陕北?”要求学生能从书中分析得出结论。2、学生编好动作示意:拳击手是怎样打人的,国民党又是怎样打我们的。二、说策略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比较法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采用创设问题情景,能够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思维得到发展,科学精神同时也得以培养。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的策略是:以问题比较为主线,激发同学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的策略是:比较问题,发现差异,抓住本质,得出结论。

三、说程序

本课用一课时完成,共分四个模块:1、设置疑问,激发兴趣;2、两个“长征”,比较释疑;3、一出一进,洞察玄机;4、学生示意,探究创新。

在第一模块里,我首先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李德胜这个人?”学生肯定好奇,当他们听说是毛泽东的假名时,就会更感觉奇怪,这时老师进一步追问,“有谁知道毛泽东在什么时候用这个名字的?”同学们就会更想知道究竟。初中的学生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问题的探究是有效学习的内在动力。利用这样的问题,就会顺利导入新课,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当年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情景。

在第二模块中,我先出示自制的简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请同学们识图、辨别。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请问国民党为什么这么说?你认为呢?”学生结合两张图和以前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异同。同学们在讨论和探究中,能充分体会到“主动”和“被迫”,“转移”和“转战”的区别,更能了解到我军在战争初期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能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的史实。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改变的学生一贯的被动学习模式。

第三模块中,我又设置一个问题情景: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初期,李先念带领部队,实行中原突围,党中央称之为伟大的胜利,一年之后,就在1947年6月刘邓大军又挺进中原,毛泽东又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国民党灭亡的开始。这一出一进对比强烈,学生看后,肯定会有强烈的感受。接着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感受你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这什么这一出一进,都得到党中央的赞许?当老师引导同学们得出这一问题时,我进一步提出,你该怎样来思考回答这一问题呢?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初步学会使用材料,分析材料,通过分析材料的训练,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正确把握和感受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含义。这样的探究活动,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四模块,为了整体把握我军从防御到战略进攻,我设置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从防御到战略进攻需要哪些条件?我军从防御到战略进攻,毛泽东思考的是基于哪些条件?在对这问题认识的基础上,我请同学表演打人动作,及模拟蒋介石攻打我解放区的动作,准确理解毛泽东所说的“两个拳头打人”及“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的含义。认识到我党我军“用兵如神的”军事智慧。采用表演的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使同学们有一个直观认识,也能使像“战略进攻”这样复杂的军事概念和问题更容易理解。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总结的能力得到锻炼。也就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直观性。

本课内容虽然有战争过程,学生比较感兴趣,但这不是理解的重点。而对于重点内容如何理解解放军走向战略进攻这一形势分析,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中我让学生进行表演和模拟,使军事概念和问题直观性、通俗性。

2、分层性。

学生是鲜活的个性,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分层教学。在两个长征、一出一进两个问题分析比较中,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尽量使其投入活动,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指导。对于理解力比较强的学生,对其运用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展示自身的个性魅力。

3、探究性。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能在教学中形成高潮,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能经常处于疑惑和探究状态。其次,设计问题情境还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可能。我设计的两个长征、一出一进这两个问题,其意就是于此。 二、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案例一 导入案例

师:同学们,有个历史竞答,有谁知道李德胜这个人?

生:议论。

师:展示多媒体(图像)

生:呀,是毛泽东。

师:有谁知道毛泽东在什么时候用这个名字的?

生:不太清楚。

师:毛泽东不会在安全时使用假名,肯定在危险的时候,什么时候最危险?

生:议论。

师:跟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有关系,就在我军走向战略进攻时(多媒体展示题目)

师:先看一段电影,了解一下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学生看)

师:在电影中,你看到什么有效信息?

生:回答。指出我们以少胜多,还有敌人从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师:对,我们能了解到为什么国民党要从全面进攻转到重点进攻,及他们重点进攻我们哪个地方。

生: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师:好,下面就来看一下我们又是如何是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进入反攻的。

案例二 两个长征

师:好,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我们如何来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先看几个图片。(多媒体图片),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图?

生:可能是长征。

师:(依次放出图片,并讲解)

生:有点相似。

师: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请问国民党为什么这么说?你认为呢?(板书两个长征,同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列出纲要。)

生:分组讨论交流(5分钟)。

师:报一下各小组情况,有几个原因?

生:汇报。

师:最多一组报一下内容,哪一组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可以补充。

生:补充。

师:总结(有相似那就是路线比较曲折,也比较艰辛,但重点要提到“主动”和“被动”,“转移”和“转战”,中央和红军的区别)。

案例三 逐鹿中原

师:国民党发动内战,全面进攻被粉碎了,重点进攻又被粉碎了,孟良崮战役,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上至师长张灵甫下到马车夫一个没跑掉,下面一步呢?

生:该我们了。

师:打哪地方?是什么动作?

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师:(板书逐鹿中原)好,先看一下中原地区的战争过程(多媒体展示),我在看这段材料时,我有一个疑问(演示多媒体讲解),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初期,李先念带领部队,实行中原突围,党中央称之为伟大的胜利,一年之后,就在1947年6月刘邓大军又挺进中原,毛泽东又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国民党灭亡的开始。这一出一进对比强烈,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主要是要突出无论是进还是出,都是从战略战术上考虑的,出是为了保存力量,进是为了打击敌人,走上反攻)

案例四 复习小结

师:好,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放军怎样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进攻的。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从防御到战略进攻需要哪些条件?

生:回答有人数、装备、时机等因素。

师:总结:有人数、装备、战机、战争过程等,那么我军从防御到战略进攻,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思考的是首要条件是什么?

生:可能回答是战机,可能回答不出来。

师:这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动作示范下国民党是怎样打我们及我们怎样回击的。

生:理解并做动作示范。

师:(多媒体展示并作示范)问谁能给这个动作取个名字?

生:学生回答黑虎掏心等。

师:很好,说明我们注意的是有利的战机。但是大家看一下题目“千里跃进大别山”,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1:很有气魄,听起来很自豪。

生2:千里可能距离太远了吧。

生3:跃进速度太快。

师:好,那么中央是怎么考虑的呢?(提示:可以看图)

生:回答两翼支援,

师:(请三个同学摆成品字型作示范,并用多媒体展示)可以看出,党中央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全局把握,他们在中原大地上,纵横捭阖,谱写出一首首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之后,三大战役,百万雄狮过大江,蒋家王朝最终被人民推翻。好,看一下课后的材料阅读。做一下填图册。

当堂检测题

1、 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同国民党周旋的将领是( )

A、朱德 B、陈毅C、彭德怀 D、邓小平

2、 国民党重点进攻的目标是 ( )

A、 陕甘宁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

B、 山东解放区和豫苏皖解放区

C、 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

D、 中原解放区和豫苏皖解放区

3、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

A、 彭德怀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

B、 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取得孟良崮战役

C、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跃进大别山地区

D、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4、 1947年3月,国民党军二十万,大举进攻_________,中共中央主动撤出该地,但________、__________率领的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仍留在_________,进行艰苦的转战。

5、 二是对国统区人民实行横征暴敛、强取豪夺;三是滥发钞票。到1947年,国民党政府的财政赤字占财政预算的83%。为弥补赤字,财政部在上海的五家印钞厂全部开动,仍不能满足需要,只好到美国、英国去印制,由飞机空运回国。1947年的法币发行量为1946年的5倍。这种滥印钞票的愚蠢之举,又引发了物价的飞涨和货币的急剧贬值。100元法币在1933年尚可买到两头牛,到1946年只能买到一只鸡蛋,到1947年只够买三分之一盒火柴。

(1)问,法币购买力的变化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区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2)本课为走向战略进攻,我们材料中出现一个有关经济类题目是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1、C 2、C 3、C 4、延安 毛泽东 周恩来极陕北 5、(1)购买力的不断下降反映了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极度混乱的现象 (2)说明蒋介石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在走上衰亡的道路)

三、课程资源采撷

1、 文本资源

(1)青化砭战役

1947年3月,蒋介石军队由于战线拉长,兵力不足,被迫将其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蒋介石用于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主力,是其嫡系第1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集团所属的20个旅,该集团也是此时蒋介石手中唯一的战略机动集团。另外,蒋介石还调集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集团的12个旅,榆林邓宝珊集团的2个旅,配合胡宗南集团进攻陕北。蒋介石企图利用其34个旅共25万人的兵力,在3天内攻占延安,在3个月内聚歼西北我军于延安及其以北地区,或逼迫西北我军东渡黄河。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以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委,下辖第1纵队、第2纵队、新编第4旅、教导旅等6个旅,共计2.8万人,担负主要作战任务;地方部队、游击队和民兵在敌占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野战军作战;集中陕甘宁和晋绥2个解放区的人力、物力支援战争;为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央及解放区总部继续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至晋察冀解放区,叶剑英、杨尚昆等率中央后方委员会,进到晋绥解放区。 另外,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西北野战军在具体的作战方针上决定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依靠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的地形,大打人民战争,运用“蘑菇”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敌。

3月13日,胡宗南集团集中14个旅,自洛川、宜川地区分两路向延安发起进攻。18日,中共中央及延安各机关安全转移后,西北野战军于19日上午主动放弃延安。胡宗南集团占领中共中央首府延安后,气焰更加骄狂,急于寻找西北野战军主力决战。

为了扩大敌之错觉,创造有利的歼敌战机,西北野战军决定以小部兵力佯装主力诱敌北上安塞,主力则位于机动位置寻机歼敌。21日,胡宗南以整编第1军的整编第1、第90师共5个旅的兵力由延安向安塞方向急进,企图围歼西北野战军主力于安塞东北地区。另外,胡宗南以整编第27师的第31旅(欠第91团)由临真镇向青化砭前进,担任其主要进攻部队的翼侧掩护。西北野战军在侦知胡宗南的上述情况后,遂以第2纵队、第1纵队的第358旅、教导旅及新编第4旅共5个旅的兵力,以敌整编第27师的第31旅为歼击目标,在青化砭周围地区,利用公路两侧的山地隐蔽设下了袋形伏击阵地。25日,第31旅主力沿咸(阳)榆(林)公路北进,当该敌进入青化砭伏击圈时,西北野战军主力立即展开拦头、断尾和两翼攻击。经过1小时47分钟的战斗,即将第31旅旅部及第92团共2900余人全部歼灭,旅长李纪云被俘。

青化砭战役,是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此役沉重打击了胡宗南集团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陕北解放区军民的斗志。

(2)孟良崮“虎口拔牙”

1947年3月下旬,为实施“重点进攻”山东,国民党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于山东战场,采取“集团滚进”战术,从临沂、四水、大汶口一线,向我鲁中山区发动进攻。粟裕协助陈毅指挥华东野战军采取后退一步、诱敌深入的战术,寻机突破。5月12日,担任突击的国民党整编第74师,急不可耐地脱离其左右部队,攻至沂蒙山区腹地坦埠。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粟裕提出新的作战方案:不打敌军侧翼,专打中路强敌74师,采取正面突破,分割两翼,断敌退路,四面包围和阻击南北各路援敌的战法,将74师从敌集团中割裂出来予以围歼。

驱兵轻进的敌74师,是国民党反动派特别倚重的“王牌军”。国民党军队有五大主力,分别放在东北和华东战场,而五大主力中74师首屈一指,被认为是第一等主力中的第一个主力。而74师师长,便是“杀身成仁”的张灵甫。出生于“西安望族”的张灵甫,崇拜拿破化、希特勒,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和“陆大”甲级班。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作战有功,一再擢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由团长而旅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常德之役,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湘西会战,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奖章。在国民党朝野,张灵甫也被视为“常胜将军”。走上进攻华东解放区最前线后,他曾对左右多次复述蒋介石的话:“一年之内不消灭共产党,死无葬身之地。”

歼灭如此“精锐之师”,粟裕称之为“虎口拔牙”。

果然,战斗一开始便异常激烈,几乎每个山头都要经过几番争夺。国民党还调集10个整编师从东西南北向孟良崮的74师增援。战斗持续了8个小时,仍呈胶着状态。针对这一情况,粟裕在位于艾山脚下一个潮湿、阴暗、狭小的岩洞里,发出一道道紧急命令。他告诫部队,我们困难,敌人更困难,全部、彻底歼灭74师,不能有丝毫动摇!

我军越战越勇,担任主攻任务的各纵队飞兵直指孟良崮主峰。不可一世的张灵甫一扫昔日的骄横,握着报话机向援兵苦苦哀求:“赶快向我靠拢!”

眼看“王牌军”就要覆灭于沂蒙山区,亲临徐州督战的蒋介石给增援部队下了死令:“如有萎靡犹豫,巡逡不前或赴援不力,定必以贻误战局严究论罪不贷!”然而,蒋介石的威严并未能挽救张灵甫,敌后援部队未能越雷池半步。就在他发出手令后8小时,张灵甫在他的指挥所被我战士用汤姆和冲锋枪击毙。

“常胜军”覆灭以及“常胜将军”丧身的噩耗,象晴天霹雳震撼了昏暗沉闷的国民党统治中心。蒋介石更是老泪纵横:“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他不仅下令为“效忠党国”的张灵甫在玄武湖畔树碑,还把英国送给“国军”的一艘巡洋舰改名为“灵甫号”。与张灵甫死后被“嘉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鲁中“剿共”总指挥汤恩伯被撤职。此役对蒋介石集团震动之大,可见一斑。

孟良崮战役之后一周年,气吞山河的毛泽东在西柏坡向粟裕面授中原大战机宜时说:“去年,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第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毛泽乐!”

(3)艰苦卓绝的挺进大别山

第一,大别山斗争的艰难,在于大别山的敌情自始就极为严重,斗争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大别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必然成为国民党与我军拼死争夺的重点。刘邓大军一南进,蒋介石就派出了23个旅的兵力急起直追,后又与刘邓部队在大别山死死纠缠,决心乘我军在大别山立足未稳之际,将我主力击溃,驱逐出大别山。1947年11月初,国民党又成立了“国防部九江指挥部”,集中15个整编师33个旅的兵力及海军、空军部队,大举围剿大别山,其中包括极善山地作战、战斗力较强的桂系主力7军、整48师等精锐部队,并委派国防部长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挥部主任,主持“进剿”大事。白崇禧到任后,采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紧密配合的所谓“总体战”对付我刘邓野战军,依靠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大别山周围对国民党有利的交通条件,集中兵力,分进合击。

第二,刘邓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远离根据地,失去了后勤供应,处境十分艰难,加之长时期连续作战,得不到休整,战斗力也大为削弱。

刘邓野战军在鲁西南战役中苦战28天,虽取得重大胜利,但自身也遭受严重伤亡(1.3万人),急需得到休整。但由于当时陕北敌情严重,党中央处境困难,中央急盼刘邓尽早向大别山出动以调动敌人。在此情况下,刘邓率全军取消休整,在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踏上了千里征途。进入大别山后,远离了晋冀鲁豫解放区,失去了后方支援,严重的困难一个个迎面而来。一是伤病员无处安置,没有医药治疗,而国民党军队和当地的反动民团、政治土匪则专门寻找我军伤病员安置地,一旦发现就用残忍的手段将他们杀害,这对于我军士气有很大的影响,部队指挥员多有消极避战思想。二是武器、兵员得不到补充。刘邓大军千里征战进入大别山,人困马乏,弹药奇缺,一方面由于远离根据地,后方供应不上,兵员得不到补充,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大的胜利,装备难以改善,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三是粮食补给困难。四是因敌情严重,部队连续行军作战,没有休整机会,致使战斗力日趋削弱,士气也难以得到提高,逃跑现象一直十分严重。据统计,刘邓先后进入大别山的兵力(不包括后来开辟江汉和桐柏根据地的中野第10、第12纵队)应在14万以上,而到1947年11月底,刘邓野战军已降为9.1万人,除去转为军区武装的两万余人,部队已减员3万,其中被俘8000人①。而到1948年2月,刘邓主力转出大别山时,全部野战军只有56654人,加上留下的地方部队和工作人员1万多人,刘邓部队此时已降为不足7万人②。即大别山半年征战,由于战斗伤亡、被俘、逃亡等原因,部队实际减员7万人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这一时期我军主要采取避战方针,所以战斗伤亡并不严重,部队减员主要是因病和逃亡,而逃亡严重即由于当时斗争的特别艰苦。回顾历史,我们还知道这样一组数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47年7月开始战略反攻到1948年6月的半年内,野战部队由103万增加到149万,增长了45%以上。而刘邓野战军却由反攻前的27万(第8纵队两个旅约一万人参加外线出击)降为不足15万(包括陈谢兵团)。由此我们不难想象,为完成伟大的战略转折,刘邓大军经受了怎样的严峻考验,作出了怎样的牺牲。

第三,大别山的地理特点,不适合我军大部队运动作战,因而严重阻碍了我军战略任务的完成。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该地区山脉重叠绵亘,茨蔓杂生,崇岭深谷,人烟稀少,从总体上看,不适合大兵团运动作战,仅适于游击战争。对此,蒋介石也认为大别山的地形特点,与陕北、山东相比,非常不利于我军作战,而是国民党“陆海军联合作战最理想的环境”③。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由于山路崎岖,部队运动遇到很大困难。部队上山,大炮、辎重都要战士抬着走,行军速度大为减慢。而国民党利用大别山周围交通便利的特点,却极易调集兵力并积极寻机与我军主力决战。我军进入大别山初期,在敌情并不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于9月间三次企图围歼敌58师、85师,都因部队不适合山地作战,调动不及时,而未能达到目的。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转战半年,仅在1947年10月勉强进行过两次成功的歼灭战,这就是张家店战役和高山铺战役,此后就再也没有捕捉到战机。解放战争史表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打破敌人进攻,一般只能靠运动作战来歼灭敌人,国民党军队则靠人多势众,猬集一团,与我打消耗战。我军在大别山因为几乎不可能进行运动战,所以大量歼敌的目标一直未能实现,敌人的“进剿”也就难以打破,所剩的只能是分散进行运动游击,整天被敌人追着打了。1947年12月,我军大别山部队被迫进行分兵,留下的三个纵队六个旅在邓小平、李先念指挥下只好采取以旅为单位的分散活动方式,与敌人在大别山周围兜圈子,过起了紧张的游击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根据地的巩固就无从谈起了。

第四,大别山地区的群众条件不利于我军在此立足。

大别山地区的确是老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和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5师都先后在此建立过根据地,但由于我党在此建立根据地后接着又进行转移,每次撤走后,国民党都卷土重来,对根据地人民实行残酷的反攻倒算,实行骇人听闻的白色恐怖,农村革命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老百姓都被国民党杀怕了。刘邓部队初到大别山时,老百姓一见就跑,而且是整村整村往山里跑。部队行军打仗,别说老百姓支前抬担架,就连找个向导都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革命势力再起,国民党在此建立了牢固的统治基础,实行保甲联防,“五家连坐”,并建有各级民团组织。特别是地主、乡保长和革命叛徒指挥的被称作“小保队”的保安队,更是一支死心塌地的反革命武装,他们不但熟悉当地风俗民情,且熟悉我军的一整套游击战术,比起国民党正规军来,对人民的危害更大、更残酷。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也深受其苦,特别是我们的伤病员更是经常遭到他们的残害。此外国民党桂系部队在此长期驻扎,经营20多年,上到师团长,下到连排长,甚至老兵娶的媳妇都是当地的,因而统治基础十分深厚。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发动群众的工作极难进行。

第五,大别山的气候和经济条件对我军明显不利。

位于淮河以南的大别山地区,地理上属于南方。刘邓部队除上层指挥员外,广大中下层指战员都是北方人,他们虽有着丰富的适应北方气候的作战经验,但对大别山的环境却很不适应。拿当时战士的话说,就是进入大别山,“米越吃越大,路越走越小”。吃惯了小米、山药蛋的北方大汉,南方的大米填不饱他们的肚子。大别山大部分地区地广人稀,粮食自给不足,穷苦人家自己都吃不上饭,加上老百姓又不敢接近我军,部队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由于敌情严重,部队几乎天天行军作战,并且常常是一天要走上百里,还是饿着肚子打仗。当时不但部队缺粮,就是刘邓首长和野司机关也是经常断粮。再者,大别山区水田居多,到处是田塍小路,北方战士很不习惯,车炮全仍掉了仍解决不了行军问题。加之南方多雨,北方带去的布鞋经不住水泡,穿不几天就烂透了,战士穿不惯草鞋,脚上经常磨得流脓淌血,又需连续行军作战,部队真是苦不堪言。另外,南方地区蚊子多,毒蛇多,部队没有蚊帐,不少人被蛇咬伤或患上疟疾,又没有药治,为此病死的不在个别。由于不服水土,腹泻、疥疮也是对指战员的一大肉体折磨。

饥饿,草鞋,毒蛇,敌情,无处安置的伤病员,一部艰苦卓绝的悲壮史诗!

2、资源链接

《刘邓大军风云录》(上册、下册)(杨国宇 陈斐琴等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3年09月第1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一卷--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 军事科学院)

《逐鹿陕川康》

3、环境资源开发建议

可以充分查阅、利用当时的文史资料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回忆录等作品来帮助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巍巍昆仑》、《董存瑞》等,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在缔造新中国过程中伟大而光辉的形象之认识。

4、自身资源开发建议

【九年级历史教案:八上|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换位思考法

学习方法 历史规律与线索总结

高中历史歌诀记忆法

名师教你5种高中历史学习记忆法

世界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基础知识 提高表达能力

常见的历史记忆方法总结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记忆方法初探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