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中考历史复习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典型例题

中考历史复习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典型例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5-09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中考历史复习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典型例题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答案:D

分析:“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惠,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邓小平首先提出这一构想。它的提出为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与英、葡谈判签订了两个《联合声明》,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由此可见,通过此题,帮助学生复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这一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2、根据1987年“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文革”结束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A

分析:这一题覆盖的时间跨度较长,且内容分散在教材的两章之中。另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教材中虽然有明确说明,而且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教材中也有明确交代,但是,初二学生限于他们的前后知识的联系能力还比较弱,不会马上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两者之间形成必然的联系。

【中考历史复习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典型例题】相关文章:

关于氏族社会的一些问题

高考历史备考建议:方法为主兴趣至上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观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小规律,大方法

高考历史复习如何更加高效的复习

如何认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

历史考试中常见的思维性失误

高中历史复习冲刺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名师策略:高中历史答题思路分析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