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知识点归纳

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知识点归纳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5-12-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科学内涵、理论精髓和历史地位?

(一)形成背景

1.政治: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2.经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3.思想:

(1)国家主要领导人仍坚持两个凡是,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突破了左的思想束缚。(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4.外交: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国际环境大大改善。

(二)形成过程

1.酝酿、准备时期:

(1)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阐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观点,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号召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文革结束后,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开始形成阶段

(1)中共十二大的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新 时期的前进方向。

(2)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这个理论的创立者是邓小平,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大贡献。

3.成熟并形成体系

(1)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2)十四大的召开,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十五大的召开,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邓小平理论并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明确回答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邓小平同志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小结〗: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四次会议和一次南巡)

过程主要理论

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级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成熟并成体系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体系完整1992年中共十四大目标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三)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

8.关于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强调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9.关于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这九个方面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四)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髓),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科学内涵、理论精髓和历史地位?

(一)背景

1.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2.国内发展:

(1)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

(2)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二)创立及内涵:

1.创立:2000年2月明确提出;2001年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共16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2.内容: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3.根本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

5.本质:执政为民

(四)历史地位

1.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提出时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

3.确认: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知识联系】(写要点即可,不展开)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人物)

1.国内:中国共产党的几次重要会议;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活动和讲话

2.国际: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如火如荼;

2.国际:世界经济多极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方法指导:高中历史考前应试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三步曲和四个必须的习惯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复习的五种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如果提升学习效率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应试策略

高中历史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结构与线索概览

高中历史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解答选择题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