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重庆2015-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提升试题(带答案)

重庆2015-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提升试题(带答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5-12-21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高考历史的重点复习内容就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以下是重庆2015-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提升试题,请考生及时检测。

一、选择题

1.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红军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说明主张共同对抗日军,这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关,故选C项。从材料中红军称呼,可以判断A项不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共领导的军队改名为八路军;即使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也没有消失,故B项不正确;D项不符合材料内容。

答案 C

2.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注意材料中涉及的事件及地点,由日军在宛平军事演习,借口士兵失踪发动战争等可知,是针对卢沟桥事变。

答案 C

3.中国某市市民在一次集会上朗诵了自己的诗:金陵噩梦连华夏,七十年来痛未轻。何得出鞘轩辕剑?扶桑踏破祭冤城!此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华北事变 D.日本战败投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题中金陵是指南京,扶桑是指日本。因此金陵噩梦是指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该诗表达了作者的悼念与愤怒。

答案 B

41932年,日本威逼利诱我国优秀短跑健将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当年的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最后在张学良等的资助下,孤身一人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日本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伪满洲国复辟帝制,冒天下之大不韪

B.伪满洲国为虎作伥,镇压抗日联军

C.中国人不应该代表外国参加奥运会

D.满洲乃中国领土一部分,应该代表中国参加而不是伪满洲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提供信息来看,刘长春之所以拒绝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是因为东北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代表的是中国而不是伪满洲国,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叙述错误。

答案 D

5.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大规模抵抗,这最能说明()

A.国民政府认识到唯有抵抗才有出路

B.国民政府转变了对日本的传统看法

C.民族矛盾激化是国民政府政策改变的动因

D.国共合作改变了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

解析 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民政府积极抗战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答案 C

6.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解析 1938年1月以前,抵抗日军达三个月之久的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制定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答案 B

7.图是一枚名为同盟胜利的纪念章。对其所含信息解读错误的是()A.同盟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中、美、英、苏四国为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C.胜利时代表中国的是南京国民政府

D.34.9.2指的是1934年9月2日

解析 从图片中的旗帜,并结合二战相关知识可知,A、B、C三项说法是正确的,D项错误,34.9.2是指民国34年,而不是1934年。

答案 D

8.下图是陕甘宁边区1941~1943年安置难民情况统计。这一时期难民大量迁往边区的原因是()

①日本侵华,加紧掠夺沦陷区资源 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策感召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战的总后方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难民迁入主要与日本侵华、国统区的统治和边区的建设有关。

答案 A

9.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解析 八一三事变后,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依据材料中那英勇的八路军即可以判断是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相对应。

答案 C

10.下图是中国1944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的政治立场是()

A.日本侵略者抹杀重庆国民政府

B.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政策

C.重庆国民政府内部反美势力的反蒋活动

D.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反蒋宣传

解析 1944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美英援助,中国共产党和进步知识分子是不会指责这一行为的,B、D两项错误;抗战期间,蒋介石实行独裁统治,不可能允许政府内部存在反蒋活动,C项错误。结合漫画内容理解,A项正确。

答案 A

11.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名称 建立时间 地点 代理人 满洲国 1932年8月 长春 溥仪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39年9月 张家口 德穆楚克栋鲁普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40年3月 南京 汪精卫 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 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 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 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

A. B.

C. D.

解析 考查抗日战争相关史实。使中国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很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带有的选项;其余从表格所述史实可以推断出其余三项均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12.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解析 考查对抗日战争的理解。结合教材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故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对付长期的作战,当将以前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攻占汉口、广东(州)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然后,主动地指导新中国的建设,特别防止急躁。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治安地区大体包括从包头连接黄河下游、新黄河、庐州、芜湖、杭州一线以东的地区。为了迅速达到治安的目的,当固定地配备相当的兵力除上述以外的占领地区,则作为作战地区。根据敌我形势而配备的兵力,要限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内。亲日政权的扶植,特别是有关亲日政权的统一,其主要目标是使之逐步稳健地发展。

摘自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昭和十三年秋以后对华处理办法》

材料二 日军在当地独立生活的必要物资,及属于物资动员范围之物资,特别是对地下埋藏资源,帝国对华要求数额之全量应如数取得。

在取得上述以外的一般物资时,只要治安情况等现时形势许可,则避免通过压力取得,而尽量尊重中国的习惯和原来的经济组织,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圆满且恰当地取得之。同时应避免过分压迫民需,特别是食品资源,以资收揽民心,且便于我之长期取得。

摘自1941年1月日本《对华长期作战策略要领》

材料三 每当学校举行朝会或逢到日本什么纪元节、明治节、天皇诞辰纪念日的时候,全部学生被命令向太阳旗致敬,唱日本的国歌,向天皇所在地方的东方遥拜,并听日满不可分、日满一心一德、民族协和以及忠君、服从等反动训诫。在伪满的修身教科书上,日寇尽量赞美与宣扬中国封建时代一套吃人的旧礼教,如什么尊孔、忠君、以服从为伦理的第一要件

摘自l943年9月《解放日报、东北沦陷十二周年纪念特刊》

(1)分析材料一,概括归纳日本对华作战方针政策与战争初期阶段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怎样的侵略方针?它强调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取得一般物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实际情况如何?

(3)材料三揭露了日本怎样的侵华政策?日本大力宣扬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上述日本侵华方针政策的内在联系?对此你有何认识?(5分)

解析 第(1)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战术变化及对国、共两党策略的变化。第(2)问,回答经济掠夺方针和具体方法。第(3)问,点明奴化教育或文化愚民政策;从日本侵略者的利益角度看目的。第(4)问,归纳不同侵略手段的相同侵略本质;联系日本的帝国主义特征进行认识。

答案 (1)变化:速决战改为长期作战;集中兵力进攻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扶植傀儡政权。

(2)方针:以战养战。原因: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反抗斗争。情况:实际上都是通过军事手段强制加以实行的。(3)政策:民族同化和文化愚民政策。目的:强迫学生接受封建奴才思想,培养对日本绝对效忠服从的年轻一代,便于进行殖民统治。

(4)内在联系: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把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手段。认识:日本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成性,手段野蛮而又残酷。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三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影响。第(1)问,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即可,诸如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等。第(2)问,从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因素、综合因素等,材料显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关键作用。第(3)问,主要理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客观上的推动作用,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答案 (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3)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重庆2015-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提升试题及答案的所有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查字典历史网预祝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重庆2015-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提升试题(带答案)】相关文章:

2011高考历史复习攻略解读:如何背熟基础知识

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指要

由2010年高考题 寻找高中历史选择题新解法

高中历史概念辨析汇编(一)

备战2011高考:历史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方法

方法指导:高中历史考前应试答题技巧

名师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2011年高考历史成功的8大秘诀

高中历史会考方法浅谈

2010年高考学习历史的三大法则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