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题练习

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题练习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0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分封制是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整理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题练习,希望考生可以有所提升。

一、选择题

1.(2014湖南六校联考)《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2.(2014广东潮州模拟)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西周政治制度的血缘特点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3.(2014开封模拟)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4.(2014广东惠州模拟)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渊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B.宗法制

C.道教 D.佛教

5.(2014安徽示范高中模拟)《诗经大雅公刘》载: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C.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D.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6.(2014山东烟台期末)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

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7.(2014新乡模拟)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8.(2014山东日照期末)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

9.(2014梧州模拟)据《史记》等史籍记载,秦始皇实现统一之后五次出巡,其中四次到了海滨。海滨之巡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的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这也是秦始皇在咸阳以外地方居留最久的记录。其间秦始皇与随行权臣议功德于海上,发布阐述国体与政体的文告。这些表明当时()

A.秦始皇对海洋有所关注

B.秦朝政治中心准备东移

C.秦朝准备进行海洋开发

D.东海已经成为秦朝领海

10.(2014北京石景山期末)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进程

11.(2014广东深圳模拟)《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12.(2014鹤壁模拟)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反对理性,经验守旧的倾向。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2: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

材料3: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1)据材料1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评论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2或材料3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

材料2: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封建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资源。其结果是,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

以上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造成材料1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阐释。

(2)归纳材料2的基本观点。

(3)上述材料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什么?

1.解析:选D。殷人把神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盲目屈从于神。西周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视天命无常,认为只有治国有方才能承续天命,并赋予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开始消解传统天命观里所存在的非理性因素,使天命具有理性和德性的色彩。故D项正确。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理解。题干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强调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核心作用,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浓厚的血缘色彩,故选B。

3.解析:选B。分封制确立的是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关系,A项是关于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C、D两项均关于宗法制。B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权威的挑战。故选B项。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宗法制的概念。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根据材料中坟祖先等关键词语即可推断出材料考查的是宗法制,故选B。

5.解析:选D。材料主要颂扬了公刘杀猪庆贺建都,让大家有吃又有喝,人们尊他做大家的君主和族长,反映了宗法制的内涵;题干材料君之宗之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A项体现的是儒家与人为善的思想;B项反映了刘邦衣锦还乡的荣耀;C项体现了等级制度;故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反映了大小宗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符合题意。

6.解析:选C。考查对宗法制的理解,题干描述的是宗法制,关键信息: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用血缘嫡庶两个系统来分配政治权力与财产。由此可知,天乃是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项正确。

7.解析:选B。从材料中嫡长子自然承袭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可判断这与宗法制有关,B项符合题意。

8.解析:选B。本题以皇帝的称谓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题干反映秦始皇认为皇、帝都不能彰显自己,故将两者合二为一,皇帝只能是君主的专用称谓,其主观目的应是树立专制权威,B项正确;A项易误选,从表现上看是炫耀文治武功,但不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

9.解析:选A。本题以海洋热点为背景考查秦朝大一统。题干主要描述了秦始皇出巡的特点:五次出巡中就有四次到了海滨,特别是公元前219年于琅邪留住三月,发布阐述国体与政体的文告,说明秦始皇对海洋有所关注,A项正确;B项准备东移说法与史实不符;秦始皇只是与随行权臣议功德于海上,发布阐述国体与政体的文告,并没有体现对海洋进行开发,C项排除;琅邪在今山东省东南海滨,并不能说明东海已经成为秦朝领海,D项不正确。

10.解析:选C。秦朝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打破了世袭特权、加强了君主专制,但对缓和社会矛盾没有多大影响。梭伦改革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生的不平等,打破了世袭特权,推进了民主进程,但他的中庸政策也没有缓和社会矛盾,选择C项。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理解能力。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12.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弊端在于官员流动大,分封制的弊端(封建之弊)在于官员的世袭。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利于地方发展,两者各有利弊,故A、C两项说法错误。郡县制容易造成皇权专制,分封制实行时期,皇权还没有出现,分封制对王权不利,故D项错误。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故B项正确。

13.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相关内容。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首先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宗法制的内容及影响来进行分析评论。

答案:(1)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的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

(2)材料2中的观点是视宗族为现实社会对立物,以负面评价为主;宗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也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的;对此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正确引导,很容易破坏乡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材料3中的观点是视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对其功能做正负双重性质评价。浓浓的亲情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成家庭和睦、亲族团结,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

14.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1来分析归纳;第(2)问,主要结合时代背景来进行归纳;第(3)问,结合图片中信息判断反映的问题,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价;第(4)问,要把握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来归纳概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答案:(1)材料1中现象是由中国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促成的。分封制强调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宗法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崩溃。

(3)秦完成统一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4)从宗法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演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题练习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题练习】相关文章:

2010年高考学习历史的三大法则

高中历史学习-记忆方法揭秘

2011高考历史复习规划和技巧

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指要

高中历史学习的思维定势和误区

高中历史复习冲刺方法

高中历史复习的五种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记忆方法初探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复习三大法则 保持一颗平常心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