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初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2-19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编者按:查字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历史试题:初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学案

育英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张謇创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原因、特征。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难点: 正确理解一战时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三、学习过程。

(1)知识网络梳理。

(二)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介绍中,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帝国主义的大力扶持。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在沿海地区出现。

(三)达标测试。

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的原因是 ( )

①帝国主义贷款 ②军阀政府的支持

③辛亥革命的刺激 ④帝国主义无暇东顾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导致其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三座大山是 ( )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工商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纺织业 D.面粉业部门

4.民族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是 ( )

A.上海、济南 B.武汉、北京 C.北京、天津 D.上海、武汉

5.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 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6.张謇在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原因是( )

①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 ②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③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 ④为了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很好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②国民党发动内战③封建主义的阻碍④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 ( )

A.1911年~1914年 B.1912年~1918年

C.1913年~1919年 D.1914年~1918年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指辛亥革命后

B.状元兴办实业体现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和执着

的创业精神。

C.日本侵略,使荣氏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软弱和落后的原因是由于主 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10.下列任务与事件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 )

A.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C.严复发起公车上书 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11.民族资本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历程虽然艰难曲折,但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大幕被拉开,1882年,李松云在上海创办了铁厂,在其制造的一艘小艇 上,船头悬着英国的国旗,船尾悬着中国国旗,这是为什么?

(2)1895年1913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哪位民族企业家的创业活动成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3)1914年1923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外部原因是什么?内部原因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六)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七)温馨提示:

本课习题你哪儿做错了?请将错题抄在下面,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单元考试前将错题再做一遍,重点练习!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机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易服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二、重、难点:

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难点:轮船、火车、照相机和电影等为什么都是西方人发明的?三、学习过程:

(一) 知识网络梳理。

(二)典型例题:

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是由于 的传入:

①照相 ②电视 ③电影 ④报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达标测试。

1.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是 ( )

A.西服 B.旗袍 C.中山装 D.唐装[来源:学科网]

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目的是 ( )

A.为了显示新政府的革命性 B.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C.为了实现三民主义 D.为了政府管理方便

3.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是在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四)辛亥革命后,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人的观念与习俗发生了变化,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

A.平民见了官员要跪拜 B.差人见了官员称老爷

C.官吏开会统一穿新式礼服 D.女子才从小要缠足

5.以下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到照相馆照相 B.在家中看电视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聚会时男士身穿西装

6.宋代以来形成妇女缠足的陋习,被废除是在 ( )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抗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后

7.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他会要求别人称呼自己为 ( )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8.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风云儿女》 D.《渔光曲》

9.从昆明乘火车到海防,再转轮船去上海,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哪一条铁路开通以后 ( )

A.淞沪铁路 B.滇越铁路 C.唐胥铁路 D.京张铁路

10.剪掉辫子、禁止女子缠足、行鞠躬礼、握手等社会习俗 的变化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11.近代中国的新闻记者通过有线电报发回新闻报道,最早

出现在 ( )

A.1 9世纪50年代后 B.19世纪60年代后

C.19世纪70年代后 D.19世纪80年代后

12.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原因很多,下列哪一个是生产力

方面的原因 ( )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欧洲殖民扩张 D.人口流动

13.(1)图6-20-1中的军警正在为行人 。

(2)这幅图片出在于 以后。

(3)当时的政府是 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而颁布法令涉及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这些改革内容的影响延续到今天的有那些,请你例举出来。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六)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七)温馨提示:

本课习题你哪儿做错了?请将错题抄在下面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单元考试前将错题再做一遍,重点练习!

第六单元复习课

一、 单元复习目标:

1、掌握张謇创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原因、特征。

3、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机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4、以《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5、了解民国以来剪发、易服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二、单元复习重难点

重点: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难点:

1.轮船、火车、照相机和电影等为什么都是西方人发明的?

2.正确理解一战时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三、单元知识网络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

1、五个阶段: 洋务运动---清末 萌芽 封建制度阻碍

辛亥革命期间 受到鼓舞

一战期间 黄金时代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

一战之后 再度受挫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抗战胜利后 未能恢复 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2、两个代表: 张謇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 荣氏企业)

3、三个特点: 整体上比较落后

行业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社会生活的有限变化

1、交通通讯: 轮船

火车 1876年 淞沪铁路(上海、英商)

2、文化生活: 照相

电影

报纸 1872年 《申报》(上海、中国现代报纸开端标志)

出版 1879年商务印书馆(上海、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礼节、称谓等

四、单元自测题

1、在中国最早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状元实业家是: (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魏源

2、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于: ( )

A、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B、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之后 D、五四运动之后

3、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在: ( )

A、甲午战争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4、我国近代产生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 (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机械制造业

5、中国人开始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和跪拜礼应该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6.中国近代创办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读书出版社 D、三联书社

7.一战时期,我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的原因包括 ( )

①帝国主义的贷款 ②军阀政府的支持 ③辛亥革命的冲击 ④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 压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三座大山是 ( )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主义 ③三民主义 ④官僚资本主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在近代传入中 国的新式交通、通信工具是 ( )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有线电报 ④照相 ⑤《申报》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④⑤

10.有人想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情况,下列哪些是他必须调查的行业( )

①面粉业 ②纺织业 ③采煤业 ④石油开采

A. ① 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近代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的口号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自强求富 D.民主科学

12.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国民族工业未能得到很好的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③国民党发动内战 ④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3.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是 ( )

A.西服 B.旗袍 C.中山装 D.唐装

14.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目的是 ( )

A.为了显示新政府的革命性 B.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C.为了实现三民主义 D.为了政府管理方便

15.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是在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6.阅读下列材料: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图)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情况?

(2)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单元总结

第19课达标训练答案

1.D 2.A 3.A 4.D 5.D 6.A 7.C 8.D 9.D 10.D

第20课达标训练答案

1.C 2.B 3.C 4.C 5.B 6.B 7.C 8.A 9.A 10.D 11.C 12.B

第六单元自测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 B 5. C 6.A 7.B 8.C 9.B 10.A 11.B 12.D 13.C 14.B 15. C

二、非选择题

16.

(1)一战时期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侵略 ②辛亥革命的成功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根本行不通。

【初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浅析历史选择题的审题技巧

高中历史问答题审题答题训练

2010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注意策略

原始史料丰富的《元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高中历史时间记忆六大方法

学好历史的四个关键

中国古代的国家政体试题含答案

新课程高考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名师策略:高中历史答题思路分析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