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基础练习题

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基础练习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3-24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摘要】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基础练习题本文是编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期末试题,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对应的答案栏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德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右图这本书以浩繁的叙述和几十幅世界地图为人们展示了另一个近代世界,尤其是该书中所阐发的师夷思想,对中国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请你判断此书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3、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关条约》②《南京条约》③《辛丑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丁汝昌

5、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是现在的(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南开大学 D、同济大学

7、你若想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应该阅读( )。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新青年》

8、看电影是我们闲暇时的消遣方式之一。那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风云儿女》 B.《铁蹄下的歌女》

C.《定军山》 D.《桃李劫》

9、下列事件与右图人物无关的是( )。

A、成立兴中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领导辛亥革命 D、创办《新青年》

10、民族觉醒往往激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1919年,这股民族精神力量表现为(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1、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哪一次会议?(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莆田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 广州 B. 武汉 C. 上海 D. 南京

13、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学暑假期间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上海 B.南昌 C.遵义 D.南京

14、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

A. 广东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延安革命根据地

15、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惨烈,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接受了你们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A.8月5日 B.8月10日 C.8月12日 D.8月15日

16、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17、研制出世界先进的制碱工艺,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候德榜 B、张謇 C、张之洞 D、李鸿章

18、右图是194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这张老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黄埔军校的创建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平解放

19、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过大江指的是( )。

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

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改错、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改错题(以下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订正)

[例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把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改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 在黄海海战中,与全舰官兵一起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丁汝昌。

2、 严复撰写的《天演论》一书,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

3、 淮海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使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解放区连成一片。

辨析题(以下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例2]: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不正确。太平天国只是动摇清政权,而没有推翻它。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5、右图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指向石太铁路,寓意百团大战以击破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李宗仁。

三、材料解析题(共28分)

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辨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电(1931年9月)

材料二:是名少帅,是伟丈夫,青史长留兵谏事;

为天下悲,为百世惜,功名永铸民族魂。

(1)材料一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说明1931年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态度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谁写的?兵谏事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3)这一兵谏事最终是如何解决的?有何历史意义?(6分)

四、简答题(共22分)

1、

图1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 图2 八国联军抢劫高达 图3 1937年日本南京

园后的残迹 65万两白银 大屠杀的报道

(1)图一是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的后果?(2分)

(2)根据三幅图片概括列强对中国人民犯下哪三种罪行?(6分)

(3)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民付出重大代价,以史为鉴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抗击外敌的入侵。(至少两点)(4分)

2、在解放战争结束多年以后,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人对各自的失败和胜利分别做了总结。

蒋介石:国军最后四年的崩溃,是因为国军无主义、无组织、无纪律、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基。不是被共军打败,而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毛泽东:我们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看了他们两人的总结,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你认为人民解放军能够迅速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原因是什么?(至少5点)(10分)

【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基础练习题】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歌诀记忆法

高中历史考试经

方法指导:高中历史考前应试答题技巧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备考详细计划

名师分享高二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考试原因类试题答题技巧分析

高中历史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结构与线索概览

高一新生应改变史学观念 妙解历史试题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

高一历史期末有效复习方法的研究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