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4-27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那么学期里该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呢?可以用来复习,查字典历史网编辑了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大家一定要好好阅读。加油哦!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人们常将山东称为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为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施的()

A. 郡县制 B. 礼乐制度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2.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伯利克里时代希腊内部极盛表现在()

A. 农耕文明发达

B. 对外交流频繁

C.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D.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3.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的统治的国家 是()

A. 中国夏朝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巴比伦王国 D. 古代印度

4.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海,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 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指()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查理曼帝国

5.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源。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 古希腊人热衷于探讨宇宙万物的起源,哲学一词就来自古希腊

B. 古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C.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创造出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成就

D. 古罗马的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和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

6.世界三大宗教都产生于这个大洲,它还孕育了早期的人类文明。这个大洲是()

A. 非洲 B. 亚洲 C. 欧洲 D. 美洲

7.读右图,这些数字符号的传播者是()

A. 古代埃及人

B. 古代印度人

C. 古代阿拉伯人

D. 古代巴比伦人

8.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精神领袖是()

A. 佛教及喇嘛 B. 犹太教和犹太民族

C. 法兰克宫廷及国王 D. 基督教和教皇

9.关于商鞅变法发生的根本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商鞅的诚信魅力

B. 秦孝公的坚定支 持

C. 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D. 生产力发展

10.在节日的夜晚,传说有一个老人将驾着驯鹿拉的雪橇从北方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或火炉前。这个节日与________有关。()

A. 释迦牟尼 B. 老子

C. 孔子 D. 耶稣

11.610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开始在此地传教。它位于红海沿岸的古商道上,既是半 岛宗教中心,又是重要的商业贸易据点。它是()

A. 巴格达 B. 麦地那

C. 麦加 D. 耶路撒冷

1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开始于( )。

A、战国 B、春秋 C、夏朝 D、商朝

13.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大变革 D. 士人的解放

14.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墨子主张民贵君轻

B.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C.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6.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 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C. 实行商鞅变法 D. 牛耕得到推广

17.下列国家是由日尔曼人建立的是()

①英吉利 ②雅典 ③斯巴达 ④罗马

⑤德意志 ⑥意大利 ⑦法兰西

A. ①③⑤⑦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⑤⑥⑦

18.如果给右图加个标题,最合理的是()

A. 西周分封形式图

B. 春秋五霸形式 图

C. 战国七雄形式图

D. 秦灭六国形式图

19.在中世纪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西欧城市的兴起

C. 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

D.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20. 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大化改新后,天皇成了政治中心

B. 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到了奴隶社会的顶峰

C. 有才能的人都有机会入朝为官

D. 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21.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就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其刻在十二铜板上而得名,它是罗马法和欧洲法的渊源。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法》 D.《古兰经》

22. 请仔细判断一下,下列关联中正确的是( )

A、老子《春秋》 B、孔子因材施教

C、孟子《道德经》 D、韩非子兼爱、非攻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下图是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图,观察下图,完成相关题目。(13分)

(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分别填写它们所处的流域、产生的文明,以及文明出现的时间。(6分)

①A:________流域; ____________文明; 出现于____________。

②B:________流域; ____________文明; 出现于____________。

③C:________流域; ____________文明; 出现于____________。

④D:________流域; ____________文明; 出现于____________。

(2)A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由谁在什么时间建立的哪个朝代?(3分)

(3)A、B、C、D的哪些共同点表明它们已先后迈入了文明时代?(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一:公元前356年,秦国新法规定,努力搞好生产,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劳役,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为官奴隶。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的新法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2)结合材料一、二,说说为什么会有民勇于公战。新法是如何使秦国老百姓实现家给人足的?(写出两个方面)(4分)

(3)谈谈此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5.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一所示是____________帝国,图二所示是____________帝国。(2分)

(2)比较图一与图二,说说两个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点。在宗教上又有什么不同点?(4分)

(3)两幅图代表了两大帝国的鼎盛时期,它们分别在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期?(2分)

(4)这两个帝国都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请分别举一例说明(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早期的A宗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助,对帝国内身处困境的广大下层民众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

材料二:宗教B在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性间的严格界限。

材料三:宗教C以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判断以上三种宗教的名称。(3分)

(2)这三大宗教中,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是哪一个?发展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种?(2分)

(3)列出三种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立者、经典名著。(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授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材料二: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武德《田令》

(1)材料一中的规定出自于日本的什么改革中颁布的法令?这一措施对日本经济有何影响?(4分)

(2)日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这个共同点说明什么问题?(4分)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民族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何启示?(4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歌诀记忆法

高中历史考试经

高三历史冲刺阶段复习提高技巧

高中学生应该如何备战期末考试

高一新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换位思考法

如何培养高中生历史理解能力

2007年高考历史阅卷体会

学好高中历史的七个关键方法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荟萃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