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卷

201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卷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6-07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201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卷由查字典历史网为您提供的,祝您学习愉快!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 也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加重了人民负担

2.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科举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3.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的大部分作品形成于

A.秦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4.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

5.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 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A B C D

A.活字印刷术 B.交子 C. 指南针 D.造纸术

6. 根据词人的创作风格,你认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作者是谁

A.李白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经由( )传入欧洲,为其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A.阿拉伯人 B.印度人 C.埃及人 D.犹太人

8.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 队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这主要得益于

A.相信地球是圆的 B.指南针的应用 C.明朝造船技术先进 D.火药的发明

9.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11. 在某朝代的疆域示意图中, 我们泰州地区位于河南江北行省。这一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12.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军机处的设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3.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窦娥冤》 D.武松打虎《水浒传》

14.郑和下西洋时最远到达

A.印度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15.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传奇英雄的故事

A.三国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6.17世纪,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两次雅克萨之大战后,双方通过签署哪一文献基本解决了中俄东端边界的争端问题,给人民带来了安宁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17.你认为清朝设驻藏大臣的主要目的是

A.抵抗荷兰侵略 B.平定回部叛乱 C.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8.明长城的东西至点分别是

A.辽东 临洮 B.山海关 玉门关 C.鸭绿江 嘉峪关 D.山海关 临洮

19.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20.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时期的是

A.蒙古族 B.满族 C.藏族 D.回族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历史网编辑以备借鉴。

【201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卷】相关文章:

历届考点回顾:讲解高中历史选择题的解法

奇特想象幽默串联历史知识

八年级上册寒假作业

2007年高考历史阅卷体会

高中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2011高考历史复习规划和技巧

古代历史上的姊妹皇帝

名师分享高二历史学习方法

201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指南

学好高中历史的三大法则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