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4年高考历史预测题:文字材料型选择题

2014年高考历史预测题:文字材料型选择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6-20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摘要】2014年高考一步步临近,考生们对于历史是否还有所不熟,今天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考生们带来的2014年高考历史预测题: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希望给大家以帮助。

题干和备选项均为纯文字表述。呈现方式有两类:其一,有关历史现象的直接陈述或描述此类选择题一般要求选出是、有、属于等,侧重考查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能力;其二,有关史实经典文献、名人名言、学术论文等的摘引此类选择题一般要求选出反映了、说明了、表明了等,侧重考查史料的阅读理解和信息的获取能力。

1.著名学者程平山所著《夏商周历史与考古》一书,书中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历史资料证实了楚国是西周时期周王分封的诸侯国。回顾历史,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规定被分封者的义务 D.规定贡赋

答案A

解析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亲族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分封制的核心就是分封土地。

2.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影响是()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的生产管理

B.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对手工业者实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对于发明奇技、淫巧者予以重罚,故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3.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答案D

解析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四民职业不同但从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可以看出王阳明所阐发的根本问题即致良知,正心诚意。

4.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

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

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C.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

D.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的结论: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得出C项符合题意。

5.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③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④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段材料说明:无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青年学生是先锋,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和斗争的坚定性。四个方面都正确。 6.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三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B

解析A、C两项与材料无关;从立宪政治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可看出作者既不认同君主国,也不认同民主国,排除D。

7.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D

解析从材料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说明该宪法是在1949年以后颁布的,A、B、C三项都是共同纲领的内容,体现不出是对共同纲领的发展。

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

A.民主政治建设 B.思想大解放

C.发展生产力 D.推进全球化发展

答案C

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政权的更替;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结合材料1979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可知作者强调邓小平对中国解放、发展生产力作出的巨大贡献。

9.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答案D

10.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答案B

解析罗马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私有财产等特点,从材料可以看出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这一特点。

11.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法国共和政体建立过程的曲折复杂性。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共和制确立前法国政治形势复杂,也说明共和制确立的艰辛,C、D两项不符合题意,1873年时巴黎公社已失败,故B项不正确。

12.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着,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D.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答案B

解析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打了两个比方,一个心脏一个大脑,似乎都很重要。关键在后面,他强调了心脏对于生命的决定作用要重于大脑;也就是说,对一个国家而言,法治至关重要,立法权要在行政权之上,而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考的战场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查字典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2014年高考历史预测题: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2014年高考历史预测题: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相关文章:

2011高考历史学科答题方法总结

高考学习指导:比较型选择题解答

备战2011高考:历史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方法

高考学习指导:否定型选择题解答

2012高考状元总结文综学习方法

高考学习指导:程度型选择题解答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方法指导

2007年高考历史阅卷体会

高中历史各种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学习指导:论证分析型选择题解答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