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四川一轮复习2016届高考历史开辟新航路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四川一轮复习2016届高考历史开辟新航路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6-21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探索精神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整理的高考历史开辟新航路专题训练,请大家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右图是《万国宇宙图》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造成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

A.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B.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C.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感到恐惧

D.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未进化完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14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此时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各文明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彼此之间并不了解,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现象。

答案:A

2.(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大西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前,欧洲和亚洲通过地中海的交通要道进行贸易,这时候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沿岸。

答案:B

3.(2014威海高一检测)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里所说的光明是指()

A.天主教思想 B.工业文明成果

C.科学精神 D.君主制度

解析:材料中的描述体现了新航路开辟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传播天主教思想,综合分析这里的光明是指天主教思想。

答案:A

4.(2014陕西学业水平测试)16世纪被称为发现世界的世纪。哥伦布因发现新大陆成为发现世界的先驱。这里新大陆指的是()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答案:A

5.观察下图,开辟图中①②两条新航线的航海家分别是()

A.迪亚士、哥伦布

B.哥伦布、达伽马

C.达伽马、麦哲伦船队

D.哥伦布、麦哲伦船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观察此图,①显示的为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线,可知为达伽马;②显示了环球航行,可知是麦哲伦船队。

答案:C

6.历史宽恕了他,因为在玉米中保藏着大量的财富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所有的黄金。他作出的主要贡献是()

A.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

B.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C.组建贸易公司,促进贸易发展

D.带回香料,丰富欧洲人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由玉米可知,他是指哥伦布。哥伦布的主要贡献是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

答案:A

7.(2014瑞安高一检测)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成为海上马车夫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开辟新航路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解析:从16世纪葡萄牙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诗人所指的是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迪亚士、达伽马都是葡萄牙优秀航海家,分别开辟了到达好望角和到达印度的航路。

答案:C

8.(2014青岛高一模拟)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边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性商业危机 B.意大利经济衰退

C.世界性商业革命 D.意大利金融危机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而使意大利被晾在一边。故选C项。

答案:C

9.(2014北京高一检测)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全面深入分析重要历史概念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项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B

10.培根说: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这反映了()

A.培根的思想闪耀着理性主义光辉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文明交流

C.科学发展是思想解放的根本动力

D.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科学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是指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由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可以看出是科学领域的突破,综合分析,培根认为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觐见王上,而国王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认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3)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答案:(1)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材料一所述的目的是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皈依天主教;材料二、三说明他们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黄金。

(3)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起殖民地,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此不可能存在公平交易。

12.(2014郑州高一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

王思明《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材料二 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当然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诸如茶树、柑橘、樱桃等输入美洲。欧洲人的饮料一下子丰富起来,他们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

说到全球化的启动,人们往往过分强调了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忽视甚至无视了旧大陆之间文明交流的加强。其实旧大陆之间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也是极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欧洲和中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计翔翔、周百鸣《地理大发现探幽》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物质文明的交流,正如材料所述的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精神文明的交流,特别是中国与欧洲思想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成长;在世界各种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中,世界各地联系进一步加强,全球化不断发展。

高考历史开辟新航路专题训练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四川一轮复习2016届高考历史开辟新航路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2009高考历史备考的五大记忆方法

寒假高三生应对一轮复习进行整理及分析

由2010年高考题 寻找高中历史选择题新解法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五步走

题型解析 高中历史原因分析题解法

历届考点回顾:讲解高中历史选择题的解法

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建议:方法为主兴趣至上

学习和记忆历史的技巧和方法总结(二)

近年高考历史7大解题技巧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注意“三联系”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