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0年下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2010年下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7-11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2010年下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

命题教师:江国勇

命题范围:必修3、选修1第一至五单元

第Ⅰ卷 客观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

A.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B.实行仁政

C.主张无为而治 D.提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6.《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D.它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7.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D. 美德即知识

8.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9.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 .民贵君轻

10.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下列属于他的思想的是:

A.自由和平等 B.人民主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人非工具

11.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达芬奇 ⑤伏尔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12.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13.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自发和 自觉两个阶段,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

14.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化政治 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16.右图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17.《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 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20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8世纪中期 D.17世纪初期

18. 20世纪初,利用量子理论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19.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20.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 ①④ D.②①④③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

A.中国社会性质 B.中国怎样革命

C.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

22.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A.古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5.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B.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第Ⅱ卷 主观题(共5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计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摘自《论语》

材料二: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谓之刑,庆赏谓之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 辟之说减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

材料四: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世界文明史》

(1) 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6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联系?你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6分)

(3)材料四中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学的原因是什么?(4分

27.(18分)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 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代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前提。自然科学水平比以前发达,天文、历法、历史有了新突破,医学、地 学、工艺学等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成就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斗争交织在一起,使阶级关系出现了新变动。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士的解放,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出现。

詹子庆《先秦史》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公家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中德先生将西洋人从黑暗引向光明世界的事件,分析陈独秀等人发起的这场运动的积极作用。(6分)

(3)材料三中的这篇文章引发的大讨论实质是什么?并谈谈报纸的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4分)

28.(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官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4分)

29.(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4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4分)

历史(文)参考答案

27.

(1)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大变革;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私学的兴起;自然科学水平较发达。(4分)(答出4 点即可)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2分)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思想解放;使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分)

(3)实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作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舆论监督。(2分)(答出两点即可)

(4)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永无止境。(4分,言之 有理,两个要点即可)

28.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资历(4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4分)

29.

(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2分)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分,两个要点即可)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4分,任两个要点即可)

【2010年下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选择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高考学习指导:材料型选择题解答

新高一须知: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及建议

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答题必备技巧

高中学生如何掌握历史时间问题

高三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高中历史问答题审题答题训练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五步走

名师分享高二历史学习方法

2010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注意策略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