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必修3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历史网一直陪伴您。
一、单项选择题
1.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
A.指南针 B.火药C.造纸术 D.印刷术
2.在望远镜发明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察仪器是()。
A.浑仪 B.地动仪C.简仪 D.地球仪
3.被称为中医学奠基之作的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4.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长恨歌》 B.《楚辞》 C.《琵琶行》 D.《诗经》
5.作品被后世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王维
6.宋词繁荣的原因有()。
①商业繁荣 ②市民数量的增加 ③长短句的参差便于抒发感情 ④诗的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 C.由象形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
8.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题材广泛
B.当时风俗画流行的特征
C.当时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9.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二行书的作品分别是()。
A.《乐毅论》、《兰亭序》 B.《兰亭序》、《祭姪文稿》
C.《兰亭序》、《自叙帖》D《兰亭序》、《颜氏家庙碑》
10.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的是()。
A.诸宫调 B.散曲 C.宋杂剧 D.元杂剧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阁,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引用的三句词的出处?
(2)何为境界?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
三、问答题
12.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必修3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必修3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汇编】相关文章:
★ 初二历史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