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苏州相城区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苏州相城区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摘要:在中考前,大多历史校都会出很多试题来供同学们模拟练习,查字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复习本门课程,祝同学们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

1、历史课上,我们正看着关于山顶洞人的录像片,突然小明同学站出来说他们正看的这个画面是错误的,小明指出的这个画面是

A、一个小山顶洞人说:妈妈,俺的衣服烂了,用骨针帮俺缝上吧!

B、几个山顶洞人采集了一大包果子,还捉了几条鱼和几个兔子

C、一个山顶洞人正用磨擦石头的办法点燃树枝

D、他们住的山洞附近养了几十头猪,种了一大片麦子

2、彩陶的出现,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下列哪个原始人类能够制造彩陶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4、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畜牧业发达 B.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C.铁器开始使用 D.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5、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6、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7、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黄帝 B.嫘祖 C.蚩尤 D.仓颉

8、从夏、商两代的灭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 .重视教育 B. 勤政爱民 C. 发展经济 D .增强国力

9、牛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他们家里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1)他爸爸牵着牛耕地去了(2)他们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3)牛耕和铁农具使用使 他家粮食打的可多了(4)都江堰修好他们灌溉田地更方便了

A.可能全部是事实 B.只有(1)(2)符合当时情况

C.(2)(3)在当时不可能出现 D.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0、下列言论,出自右图之人的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2、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孔子这种教育方法称

A.因材施教 B.温故而知新 C.谦虚好学 D.有教无类

13、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适者生存 D.统一

14、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任人唯贤

15、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D.白渠

16、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

A.弘扬儒家文化 B.结束百家争鸣

C.消灭读书人 D.加强专制统治

17、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 开元通宝 B. 刀形币 C. 秦圆形方孔钱 D. 交子

18、右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9、从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分析,当时最反对商鞅变法的主要是

A.拥有私田的新兴地主 B.掌握实权的秦孝公

C.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D.拥有特权的旧贵族

20、六班同学正表演历史短剧百家争鸣,小毛、小勾、小朱、小杨依次分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派的代表人物。下面他们出场发言不符合他们身份的是

A.小毛: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啊,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B.小勾:手捧《孙子兵法》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C.小朱: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啊

D.小杨:俺主张实行法治,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2、现在我们到中医那里看病的时候都给你切脉,总结出了望、闻、问、切的四种诊断方法的人物是华佗。

23、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

2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咸阳,历史上称为西汉。

25、推翻秦朝统治的是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26、秦朝时期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

第II卷(主观题 共24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___;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___________。

28、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___________,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_________。

29、秦统一六国中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_____;使秦朝走向灭亡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_____ 。

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他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还主张不过分地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他的名言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材料二: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互利,非相攻。

材料三:(战争使)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1)材料一中的他是哪家学派的代表?在他所处的年代,思想领域曾经出现

过什么局面?(2分)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说的?通过材料概括出其主要思想主张。(2分)

(3)材料三中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联系今天的现实谈谈你的感想?(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2分)

(2)孝公指什么国家的哪位国君?(2分)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2分)

32、秦朝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他们走到蕲县境内时,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朝律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之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两个押送军官,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1)此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2分)

(2)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一个什么口号?(从材料中找)(1分)

(3)起义的领导者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3分)

总结: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姜堰市2011-2012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年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苏州相城区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2011高考历史学科答题方法总结

近年高考历史7大解题技巧解析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深度学习高中历史知识点?

2010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注意策略

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指要

高中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201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指南

高中学生如何掌握历史时间问题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