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洣泉学校2011-2012学年度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洣泉学校2011-2012学年度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摘要:如何搞好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只要同学们扎扎实实搞好复习,相信大家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带来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

1.夏朝的第一个国王是

A.禹 B.启 C.桀 D.汤

2.山西简称晋。下列选项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

A.大禹治水B.西周分封C.晋楚争霸D.商鞅变法

3.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4.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古鼎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面具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时期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6.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7.下列典故与春秋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8.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D.楚庄王

9.右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③处指的是

A. 燕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10.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勾践灭吴的史实有关的是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11.下列哪一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A.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2.右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3.战国时期,秦国境内修建了着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下列有关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江堰是由秦国太守李冰组织发动民众修建的

B.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C.都江堰水利工程选址合理,设计科学

D.都江堰修建在咸阳附近,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

14.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缓和阶级矛盾 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

15.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

1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17.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教导人们

A.时常复习已学过知识 B.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C.经常不断向他人学习 D.学习生活中各种知识

18.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儒家学派思想的是

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孙子兵法》

19.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一学派的人物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20.庄子代表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1.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22.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是

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B.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3.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

A.用仁政治理天下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24.洣泉学校校七年级某班举行了一次如何管理班级的主题班会,赵明同学主张法治。请你判断一下,这一主张符合我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5.战国时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是

A.孙武 B.孙膑 C.孟子 D.管仲

二.非选择题(26题8分,27题10分,28题10分,29题12分,30题1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2分)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4分)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2分)

27.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 (2分)

(2).你认为他这种主张体现了哪一个学派的思想?(2分)

(3).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2分)他的实践对该国有何历史影响?(4分)

2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谁的哪一作品?(4分)

(2).这名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我们应如何评价此人?(4分)

(3).中国有一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他,这是个什么节日?(2分)

2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内容是谁的名言?他是什么时期的人?(4分)

(2).他创立了哪一学派?其思想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

(3).他在文化方面还有许多贡献,试举两例。(4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的权利,并废除贵族的特

权。各诸侯国相继变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材》

(1).各国相继变法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

(2).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变法是哪一次变法?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8分)

点击下载完整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总结: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邯郸市2013-2014年中考历史摸底试题

太仓市09-10学年度初三历史上册期末核按钮试题

【洣泉学校2011-2012学年度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题】相关文章:

善用排除法做好高中历史选择题

期末备考: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如何才能得高分

近年高考历史7大解题技巧解析

奇特想象幽默串联历史知识

方法指导:高中历史考前应试答题技巧

八年级上册寒假作业

2011年高考历史简答题解题技巧指导

高中文科班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历史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如何深度学习高中历史知识点?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