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知识考点:贞观之治
在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 649 年),唐太宗统治下的唐代王朝进入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空前盛世时期: 也就是贞观之治。关于贞观之治的盛况 ,在《贞观政要政体》中有这样的记载:商旅野次,无复盗贼, 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 取给于路。贞观之治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也被学界所密切关注。众多学者们对贞观之治的成因、经验和教训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迄今为止,对于贞观之治的研究,大多是从纯史学的角度来展开的,哲学界对此很少涉足。而事实上,贞观之治与儒家思想特别是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深入地研究贞观之治与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关系,对于我们能够认清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实质,以及它的价值和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考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中考历史知识考点:贞观之治】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考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