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题(附答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9-13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84分)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A

2.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A.“仁”和“礼” B.“仁者爱人” C.“克己复礼” D.“为政以德”

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体现学习方法的是 D

A.“有教无类” B.“当仁不让于师”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温故而知新”

4.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当时社会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主要是因为 B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B.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C.稳定社会秩序 D.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素质

5.下列属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是 ①“仁”和“礼” ②“为政以德” ③“守静”“以弱胜强”

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B

6.下列著作中不属于“五经”的是 A.《乐》 B.《诗》 C.《书》 D.《礼》 A

7.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这里的“德”,主要指的是 A.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任用贤德之人治理国家 C.主张贵贱有序 D.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 A

8.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B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9.教材中引用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A.统一方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C

10.下列哪一事件为“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标志 B

A 秦统一六国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佛教传入

11.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D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2. 汉武帝即位后,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目的是 B

A.树立自己的权威 B.发展大一统事业 C.镇压地方割据势力 D.发展经济

13.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B

A.汉武帝时候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健全 B.太学的建立

C.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D.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的实施

14.关于太学的建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 B. 采用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方案 C、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正式的官立学校 D、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已经很大

15.儒学开始定于一尊与哪两个人物有关? C

A.孔子和孟子 B.秦始皇和李斯 C.汉武帝和董仲舒 D.“二程”和朱熹

16.关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17.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D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18.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 D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19.下列不属于北宋五子的是A、李翱 B、周敦颐 C、张载 D、程颢 A

20.北宋时对理学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两位思想家是: B

A.韩愈和柳宗元 B.程颢和程颐 C.朱熹和王阳明 D.周敦颐和张载

21.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A.“仁”和“礼”B.“为政以德”C.“仁”D.“礼” A

22.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C

A.天体远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23.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气关系论主要吸收了谁的思想? B

A、张载 B、二程 C、周敦颐 D、李翱

24.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

A.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家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25.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 C

A. “二程” B. 朱熹 C. 王阳明 D.王夫之

26.心学的集大成者是 A.程颢 B.程颐 C.王阳明 D.朱熹 C

27.下列对宋明理学评价正确的有 ①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注重气节品德,强调社会责任感 ③凸显人性的庄严 ④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指 ①李贽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2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

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A

30. 李贽的思想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A

A.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B.对拜金风气的批判

C.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 D.否定“天理”的存在

31.“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作出该判断的是 B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王阳明

32.顾炎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反映了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

C.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 D.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33.以下思想家对君主专制提出批判的有 ①李贽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D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4.明清时期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家不包括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王阳明 D

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源出于 A.朱熹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C

36.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D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7.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 D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38.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C

39. 在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这主要是因为黄宗羲 D

A.是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是中国反封建的先驱

B.猛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主张

C.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40.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的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B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41.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C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42.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

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作了以下

题词。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 D

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明

C.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中日两国人民要继承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43. 孙中山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分发给同志,以鼓励发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D

A.李贽的作品强调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有利于反封建斗争

C.顾炎武的思想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D.黄宗羲的作品有反对专制暴君政治的思想

44. 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

二、非选择题(12分)

45.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便一时显现起来了,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三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四 程颐说:“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1)唯心主义观点。“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王守仁是怎样解决“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一问题的?

(2)主张重树思想标准。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只要答出两条即可)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3)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②、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③、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④、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五种记忆方法 克服易忘问题

高中历史学习的三个境界及学习四法

历史考试中常见的思维性失误

2009高考历史备考的五大记忆方法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三环节

历史上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问题与形成原因

高中历史问答题答题要诀

我国传统坐具的来历

高中历史学习三步曲和四个必须的习惯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