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历史故事:宦官是什么意思?宦官和太监如何区分

历史故事:宦官是什么意思?宦官和太监如何区分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8-04-27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一、历史故事:宦官是什么意思?宦官和太监如何区分

太监和宦官混为一谈

现在的热播历史电视剧大都将太监和宦官混为一谈,经常会出现“谅他一个小小太监有何能为,自古宦官无成事”之类的台词。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误认为宦官和太监就是一回事。古代阉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只要一提到阉人,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宦官或太监。其实,在中国古代,它们之间截然不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宦官和太监都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根据《辞源》的解释,“宦者”就是太监、阉人,“宦官“就是宫内侍奉官。宦官、太监尽管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皇宫中的特有人员,而且都是被阉割过的、为封建帝王服务的奴仆,但是概念却有严格区别。

宦官在西方传说中最早是古代亚述国王的美丽王妃所创。而在中国,“宦官”之称却是古已有之,历史悠久。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以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的总称。

“宦”,原是星座之名,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所以就用“宦”来称呼帝王身边的服务人员。史书中亦把宦官称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宦官最初不全是“阉人”,它们的分水岭是在东汉时期:东汉以前的宦官不全是“阉人”;东汉以后,宦官则全是被阉割掉生殖器、失去性能力的人了。《后汉书·宦者列传序》中载有“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

东汉以前,宦官中既有阉人,也有士人。据《后汉书· 宦官列传》记载,“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可见,“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才有的事情。这时阉人才能与宦官等同起来。当时用“阉人”充当宫廷服务人员的主要原因是:后宫女眷较多,防止正常男侍出入而发生秽乱宫帷的丑事。在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宦官有:“宦官宰相第一人”秦始皇时期指鹿为马的赵高,东汉时期“敛财弄权乱汉宫”的张让。而宦官多是幼年入宫,社会关系简单,别无出路,但因其近于皇帝,故权势很大。而且,在东汉时期,还出现了女宦官,出土的汉代彩绘女宦官陶俑就是明证。

唐代以后,随着世风日下,民间官僚富商收买男童,私自阉割后送入宫廷,并企图日后利用。“太监”一词,最早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当时政府将掌管乘舆、服饰的殿中省改为中御府,并设“中御太监”“少监”之职。到了辽代,“太监”就成了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据《续文献通考》记载,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都设有太监。不过这时的“太监”是一种官职,并非后来意义上的“太监”。因为是官职,所以“太监”也多有世袭。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明代时,“太监”和“宦官”才变为专门为皇室服务群体的统称。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巩固其政权,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二十四衙门。十二监的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这些“太监”均由宦官来担任。官级小的称为“少监”、“中监”,官阶高的称为“太监”。虽然明朝时“太监”必须由宦官来担任,但宦官却不一定是“太监”明廷规定,“太监”是宦官的头头,有品有级有俸禄。利益之下,必有所徒,明朝后期,太监“多如蚁阵”,最多时达十万之众,《日下旧闻考》中载:“都人生子,往往阉割,觊为中宫(太监),有非分之福。”

到了清朝,宦官被取消了,一律称为太监。清朝的太监分为三六九等,下级的受苦受难,上级的为非作歹、为所欲为。比如有名的慈禧太后的太监李莲英既可制约满朝文武大臣,又可与太后同吃一个灶,他的家乡居然有地三十六顷,金银财宝无数。袁世凯称帝时,宫中仆役全部由女官担任,太监全部被赶走,“太监”就此终结。

可见,阉人、宦官在东汉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从东汉时起,二者才合流,成为一体。而太监是地位高于一般宦官的阉人,或者说是阉人首领,三者本不应混为一谈、鱼目混珠。

宦官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封建社会里一个被扭曲的社会群体。“老无所养,死无与殡。”一部宦官、太监史,浓缩了千年中国封建社会专制压迫和剥削史,更是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性的历史。

宦官是什么意思

太监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型产物,是封建王朝极端残忍、极不人道的具体表现。太监一般都是贫苦出身,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入得皇宫去侍奉皇室成员。作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低层的可怜人。

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几位“幸运”的太监,像魏忠贤、李连英等,他们因得到了皇上的宠爱而权贵无比,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了。

古代阉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只要一提到阉人,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宦官或太监。

那么什么是宦官?什么是太监?

其实,在中国古代,它们之间截然不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来揭秘吧考察《辞源》的解释,“宦者”就是太监、阉人,“宦官“就是宫内侍奉官。

宦官、太监尽管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皇宫中的特有人员,而且都是被阉割过的、为封建帝王服务的奴仆,但是概念却有严格区别。

宦官在西方传说中最早是古代亚述国王的美丽王妃所创。而在中国,“宦官”之称却是古已有之,历史悠久。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以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的总称。

东汉以前,宦官中既有阉人,也有士人。

据《后汉书·宦官列传》记载,“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可见,“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才有的事情。这时阉人才能与宦官等同起来。宦官多是幼年入宫,社会关系简单,别无出路,但因其近于皇帝,故权势很大。

唐代以后,随着世风日下,民间官僚富商收买男童,私自阉割后送入宫廷,并企图日后利用。而且,在东汉时期,还出现了女宦官,出土的汉代彩绘女宦官陶俑就是明证。

“太监”一词,最早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当时政府将掌管乘舆、服饰的殿中省改为中御府,并设“中御太监”“少监”之职。到了辽代,“太监”就成了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据《续文献通考》记载,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都设有太监。金、元时期因袭辽代制度,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到了明朝,太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太监必是宦官,但明代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朝开始的。

到了清朝,宦官被取消了,一律称为太监。清朝的太监分为三六九等,下级的受苦受难,上级的为非作歹、为所欲为。比如有名的慈禧太后的太监李莲英既可制约满朝文武大臣,又可与太后同吃一个灶,他的家乡居然有地三十六顷,金银财宝无数。

可见,阉人、宦官在东汉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从东汉时起,二者才合流,成为一体。而太监是地位高于一般宦官的阉人,或者说是阉人首领,三者本不应混为一谈、鱼目混珠。

清代太监之间也是等级森严,仅从他们的服饰上可看得很分明。按照规定,不同品级的太监的服饰也是不一样的。太监的服饰华丽考究,二品太监,头戴红顶花翎,蟒袍补子为仙鹤;三品太监为正蓝顶花翎,蜞袍补子为凤凰,无品太监,一律穿紫色绸缎袍,补子为蟠龙花和五蝠捧寿的吉祥图案。其他充当杂役的太监均穿紫色布袍。

在等级的社会里,人们有着不同等级的身份和地位,承担和享受不同等级的义务和权利,付出不同等级的劳动,也要换来相应等级的回报。宦官虽然是一个特殊的全体,但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正常人能够从社会得到的一切,宦官也能够得到。为皇家效命,无论皇室贵胄,亦是公卿大员,都能领带俸禄,那么,服务于内廷的宦官们应该也不会例外。宦官们辛劳的为皇室奉献着服务,不会都是“义务劳动”吧?

作为宦官,即使生在等级社会,即使身份比较尴尬,但也是凭劳动吃饭,出卖劳动,换取报酬,拿取俸禄,是非常自然的事。无论是在明代,还是清代,太监都是由品级的,这就意味着太监可以依照自己的品级领取俸禄。

但是,尽管太监是有品级的,但是在朝廷发放俸禄时,太监领到的俸禄与同级官员领到的数量是不一样的。例如,按照明朝当时的职官俸禄惯例,正四品官员每年俸禄约合白银144两,而太监由于不用养家荫子,所得俸禄按规定不及正四品官员的1/10。由此可见,从数量上来说,宦官们的俸银还是比较少的。尽管太监的俸禄少,但是明朝的很多手握重权的太监非常富有,例如明英宗时期的大太监王振,死后炒家时,查出“金银六十余库,与盘白,珊瑚高二十余尺者二十余株”,另有数处装潢富丽、重檐深阁的宅第,数万匹马和田地万顷。

此外,武宗时期的太监刘谨、熹宗时期的太监魏忠贤等也都是家财万贯的大富豪,如果这些人只是按月领取朝廷的俸禄,根本无法积攒如此硕大的财富。由此可见,贪污受贿等不法手段是太监们积累财富的方式,他们也不会在意每月领取的微薄的俸银。

清代对宦官的约束要比明代严格的多,因此宦官专权的情况一直没有出现。直到清后期,随着女主们的执政,尤其是慈禧执政以后,太监的地位才有所上升,并一定程度的掌握权势,例如安德海、李连英、小德张。他们的家产也就随着权势一路飙升,每一个都坐拥着万贯的财宝,万顷的良田,这些也不可能是俸禄所得。

二、历史故事:宦官是什么意思?宦官和太监如何区分

不要以为古代的太监,割了自己的命根之后,就清心寡欲。有些时候,这些没有了子孙根的太监,甚至比常人更看重女色。无他,大抵是想要证明自己还是个男人吧!所以读历史故事,你会发现许多太监,在获取高位之后,多数都会妻妾成群。到了清朝的时候,对食、菜户一类的事情,已经成了常例了。

而小德张也不例外,在获得极大的权柄,财富之后,更是一连娶了四任老婆。宣统退位,清朝亡国后,名下有巨资的小德张却依然过着富足的生活。据传言,隆裕太后之所以会签署那封退位诏书,其原因就有小德张的一份。据说是小德张收了银钱,在一旁劝的隆裕。而隆裕以为这只是将大清的权柄移交给袁世凯,实际上并不是亡国,再加上平日里对小德张很是信任,便真签下了诏书。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小德张在原来大清的王爷、贝勒们心中会是个什么位置,不用多说。为了躲避谩骂,甚至是他们的报复,小德张带着自己的银钱,去天津过上了隐世奢侈的生活。他在天津买了一个大院子,随同自己带出宫的几个小太监一起住了进去。住在这儿的小德张极为谨慎,不允许男人进入,而且还有严格的规矩。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小德张娶了他的第四位夫人。小德张前三位老婆,姓甚名谁,已经不可考。但是因为他娶的这位老婆,被下人叫做四太太,由此可见前面定然还有三位。小德张最后的一个妻子叫张小仙,小德张娶她据说还有一个缘法。小德张初到天津时,住在重庆道,当时亟欲觅一称心的伴侣,便由他的表弟董墨臣和好友房玉林陪同,到日本租界妓馆一游,结识了一个叫方金翠的。小德张很快和方金翠有了感情,两人情投意合,等赎身的时候,尽管娼主索价大洋1000元,小德张也愿意花。哪知道方金翠却不同意,只说自己还是个处女,不想跟着小德张寂寞孤苦。这话听在小德张耳里,简直太侮辱人了。他愤然离去,转身就到另一个地方花1200元,买了一个处女,就是这个张小仙。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据传小德张的前三位老婆,也和那方金翠一样,不能忍受孤苦寂寞的日子,才借机跑了的。不过后来没跑掉,被小德张派去的人捉住,大卸八块扔进了河里。虽然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但也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传言,说小德张与隆裕之间有私情。这种说法是说,小德张小的时候自己净身,所以没有弄干净,后来便重获新生了。虽然清宫有三至五年检查的规矩,但显赫的太后,显然能让他不走这一道程序。所以隆裕才会对小德张那么信任,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不过这种说法,总有点道听途说的意味,实在不可信。太监有权有财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过继子孙,以承继自己的香火。自己不能生,往往就从自己兄弟亲戚那儿过继一个子侄。就好比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在退休之后,就过继了四个儿子。他的四个兄弟,每人过继一个给他。小德张也不例外,他从自己的哥哥张月峰的那儿,过继了自己的侄子张彬如为继子。张彬如后来生了三个孩子,二子一女,子名继光、继和,继光的神智不清,人皆以傻大哥来叫他;女名素霞。现在他的孙子张继和,还是新中国的人民公仆。张继和 2009年11月29日,在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一届委员会副书记。2013年任命张继和为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宗教侨务办公室主任。

【历史故事:宦官是什么意思?宦官和太监如何区分】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三步曲和四个必须的习惯

历史人物评价五项原则

高中历史学习的思维定势和误区

高考历史复习建议:重精略多做题应反思总结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换位思考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原则

高中历史应有意识的建立“线索”进行学习和复习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小规律,大方法

历史学习的三个境界和四个方法

心理史学是什么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