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卷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小编准备了一些习题,快来检测一下所学内容吧!查字典历史网为您准备的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卷,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人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统治者闻目塞听、愚昧无知 B.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C.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 D.中国物产丰富,不必与外国交往

3 .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 B.清政府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C.清政府的落后 D.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相抗衡

4.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的中日谈判中,李鸿章说:“贵国何必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腾回答:“尚未下咽,饥甚。”此对话说明了 ①日本军国主义的强盗本性 ②汉奸卖国贼的奴才嘴脸 ③谈判中要有一定的策略 ④李鸿章以退为进的方法为保住清政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 B.天京变乱 C.定都天京 D.湘军攻陷天京

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B.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7. “五四运动带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的是

A.有无产阶级先进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影响

C.具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特点 D.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8.谭嗣同在1896年春写下《有感》诗:“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洲?”其悲愁之绪直接缘于

A、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B、俄国强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日本全面侵华,我国沿海地区基本沦陷

9.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凉,疾愚暴之无知。”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应在于

①强已将中国领土瓜分完毕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③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④中外反动势力矛盾业已根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1840年 B、1843年 C、1858年 D、1860年

11、“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来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是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12、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是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太少 B、外国商品滞销

C、清政府的抵制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14、甲午中是战争爆发前夕,英国正式照会日本,提出:“上海是英国在华利益的中心,因此当日后中日两国开战后,希望日本同意不在该港及附近作战。”这表明

A、英国为同德国竞争,诱使日本加入协约国

B、英国纵容日本侵华,但不得损害英国利益

C、英国企图独霸中国,竭力排斥日本的势力

D、英国保持局外中立,以维护远东的秩序

15、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这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国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16、“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

17、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8、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与五四运动的发生相关的事件是

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中国②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北洋军阀政府出卖国家主权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条款是

A.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B.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C.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

21.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彻底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2、以下事件不能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23.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24.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25.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陆海军大元帅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6.“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7.“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28.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29.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B.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3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B.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31.关于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的描述,最为确切的是

①实现土地国有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争取民族独立 ④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33.近代中国有许多进步思想家的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其中,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34.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35.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③开放天津为商埠 ④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36.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37.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38.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39.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40.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 实业救国论 D. 民主和科学思想

41.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斗争实践中得出的认识 (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必须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42.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43.“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氏、方志敏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这是小明同学看过毛泽东诗集后的摘录,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运动 B.国共十年对峙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44.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 九一八事变之后

45. 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46.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

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 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

47.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48.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一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A. 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B. 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 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D. 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49.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主要战果是 ( )

A.解放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B.为进军江南创造条件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

50.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51.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52.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53.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55.“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56.“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所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地区的农民斗争

57、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58.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9.“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让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抗日战争

60、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B.太平天国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61、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平均主义思想 ④《资政新篇》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D、是太平天国反帝革命纲领

63、《资政新篇》具有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更鲜明的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B.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产生

64、义和团运动和太平洋天国运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运动主体力量为农民 B、体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以外国列强为斗争对象 D、带有盲目仇外的弱点

65、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①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②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和改革 ③有利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④打击了西方殖民侵略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6、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是因为

①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④形成了统一的革命领导力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6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68、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69、莫里逊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在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0、如果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作用的话,主要表现为

A定都天京,建立政权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力图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C提出《资政新篇》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了清政府,动摇了其专制统治的基础.

71.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

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

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

暖矣。 -----引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纲常名教,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万不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李鸿章上总理衙门书

材料三:(一)驱除鞑虏。……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二)恢复中华。……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四)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代表近代中国哪个阶级的什么政治派别的主张? (3分)

(1)材料一是农民阶级太平军的主张、材料二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材料三是资产阶级

革命派的主张。

(2)材料一的基本主张有哪两点?,能否落实?原因何在? (5分)

(2)其一是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其二是实行公有的圣库制度(或者答绝对平均分配生活资料)

;不能落实;因为绝对平分土地和圣库制度都是空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落实。

(3)材料二的主张的根本缺陷何在?,这导致了什么结局? (3分)

(4)材料三作为革命纲领的弱点是什么?这导致了什么结局? (4分)

(4)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民权主义不敢放手发动广大群众,民生主义缺乏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结局是导致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使革命失败。

答案:

71.(1)材料一是农民阶级太平军的主张、材料二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材料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3分)

(2)其一是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其二是实行公有的圣库制度(或者答绝对平均分配生活资料);不能落实;因为绝对平分土地和圣库制度都是空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落实。(5分)

(3)材料二的根本局限是只学习西方科技,不触动封建体制,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结局是导致洋务运动最终破产。(3分)

(4)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民权主义不敢放手发动广大群众,民生主义缺乏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结局是导致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使革命失败。(4分)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卷的全部内容,更多内容尽在查字典历史网!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卷】相关文章:

学习高中历史必须要知道的两点

高中历史复习:夯实基础知识 巧计历史事件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简单指导二

高中历史学习的思维定势和误区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巧记

高中历史年代记忆法十大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人物评价三法

高三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谈高考历史应试技巧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