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秋季学期初二年级历史期中试卷(2015年)

秋季学期初二年级历史期中试卷(2015年)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4-27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小编准备了秋季学期初二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或评价,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秋收起义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实现了民族独立

3.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社会主义时代

4.荣县的首义广场会让我们联想到(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秋收起义

5.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

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新中国成立

6.1927年7月下旬,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贺龙等准备干的是( )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北伐战争

7.长征途中,我党召开了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会议地点在( )

A.瑞金B.遵义C.会宁D.吴起镇

8.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正确的是( )

重 大 事 件标 志 性 意 义

①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③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④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张作霖B.袁世凯C.孙传芳D.吴佩孚

10.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C.遵义会议D.长征胜利

11.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

A.北京大学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

12.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 长征》:红军不败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是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中华民族有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3.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井冈山会师B.吴起镇会师C.会宁,静宁会师D.懋功会师

14.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5.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河C.过雪山草地D.井冈山会师

16.五四运动之所以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这次运动并取得了胜利

B.无产阶级首次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北京爱国学生首先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并火烧赵家楼

D.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蔓延全国,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7.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8.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破袭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军把这场战役称为挖心战,这场战役是( )

A.血战卢沟桥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9.南京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20.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21.关于西安事迹的知识卡片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背景外有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内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B.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呼吁抗日

C.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积极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蒋介石被释放

D.意义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十年内战结束,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22.蒋介石屠杀过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却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中共这样做的根本出发点( )

A.蒋介石势力强大B.改善国共双方的对立关系

C.粉碎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D.为了全民族的利益,共同抗日

23.抗战开始以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战役的指挥者是( )

A.张学良B.杨虎城C.李宗仁D.蒋介石

24.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件。以下评论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

A.新世纪的曙光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D.十年对峙,战火连绵

25.抗日战争时期,在徐州会战保卫滕县的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川军将领是

A.王铭章B.佟麟阁C.赵登禹D.李宗仁

26.国共两党由内战开始走向联合抗日的标志是( )

A.创建黄埔军校B.北伐胜利进军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卢沟桥事变

27.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

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28.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9.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

C.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D.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30.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D.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材料解析题:综合材料,根据题目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四: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五: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1分)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1分)

(2)为了实现材料一中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等采取了什么行动?(1分)中国共产党对此是何主张?(1分)其结果有何意义?(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有何标志性的影响?(1分)

(4)请列举材料四中的两个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的名称,并从材料四中总结出保证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3分)

(5)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1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2分)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秋季学期初二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秋季学期初二年级历史期中试卷(2015年)】相关文章:

名师分享高二历史学习方法

高三学生如何制定历史学科复习计划

名师指导:历史学习中的常见障碍及对策

高考优秀生分享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高中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学会整理高中历史知识 掌握科学复习方法

学习方法 历史规律与线索总结

高中学生如何掌握历史时间问题

学习方法 怎样有效掌握历史概念

学好历史学科的必备方法和复习策略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