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6年初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

2016年初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6-06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作为学生一定要尽快掌握所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成绩。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41.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x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 见太阳”指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开始C.x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完成

42.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 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实行        B.农业合作化的实现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完成

43.我国公私经济所占比重出现右表所示局面是

A.土地改革的结果    B.三大改造的结果

C.工业化的结果      D.改革开放的结果

44.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最早出现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   B.“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还是互助合作好,多打粮食好吃饱”

45.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 “一五”计划       B.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46.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 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47.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 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 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48.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影响了几代人。据新浪网调查,认可周总理的网民高达98.7%。下列 事件与他无关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美关系破冰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49.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0.2014年3月,“两会”在北京召开。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1.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下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

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52.“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3.袁隆平能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因为他

A.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杂交玉米成功    B.在导弹方面的突出贡献

C.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在火箭方面的突出贡献

54.一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描述的史实是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5.世界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1986年,我国为加快高技术的发展,开始实施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56.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 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 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 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7. “打破铁饭碗”,是对改革 开放中某项制度的形象比喻。那就是

A.就业制度改革   B.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C.住房制度改革  D.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58.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见右图)。这说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59.目前已知的世界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产生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伦

60.欧洲中世纪最大的封建主是

A.国王        B.贵族        C.教会        D.商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6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右图分别是         和         行政区

的区旗。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

和________的侵占。(4分)

(2)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是哪一构想的成功

运用?这一构想是谁提出的?(2分)

(3)为加强大陆与台湾的交往,维护统一,我国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

(4)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5个民族自治区,反 映了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1分)

62.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们也即将迎来党的生日。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探究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 情的革命道路。哪一重大历史   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1分)

探究二:国 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 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  ——《走进新时代》

(3)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

谁?(2分)

(4)为了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1分)

(5))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请问这个“旗帜”是什么?(1分)

探究三:经济建设和探索失误

(6)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1分)

探究四:成功经验和感悟

(7)纵观共产 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1分)

63.2013年6月7日,国 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在加强两国的沟通 、理解和互信,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等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中美关系成为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图一:1952年邮电部发行了纪19《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纪念》邮票

图二:1997年纳米比亚《上海公报25周年》纪念邮票——“尼克松访问中国”

材料二: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建国初中美关系史上的哪一件大事?(1分)

(2)材料一中的图二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

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2分)

(3)除此以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2分)

(4)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   )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

(5)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64.在世界历史上,改革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谁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鼎盛时期?但这种民主仅限于什么人?他们可以通过哪种最高权力机构来行使民主权利?(3分)

(2)七世纪时日本仿照哪一个国家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3)八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在谁的主持下进行了土地分封制的改革?这一改革促进了西欧哪一制度的形成?(2分)

座位号

初二历史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5)邓小平理论(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 命(三个中任写一个)

(7)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或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64.(1)伯里克利   成年男性公民   公民大会

(2)中国     大化改新

(3)查理•马特      封建制度

上文提供的初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参考资料尽情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2016年初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期末有效复习方法的研究

高中历史:新高一学习历史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初二历史学习指导

名师分享:高一新同学谈历史的方法

高中历史解题放松-基础知识加技巧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名师分享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教你如何解答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简单指导一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