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中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中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6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2.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顾炎武认 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4. 在伦理观方面,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 魂。基于此,他们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推行

A.人治与法治 B.仁政与道德教育

C.王道与民主政治 D.加强专制与自我节制

5.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6. 汉朝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7.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8.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 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9. 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名言

A.关注人类道德 B.批评苏格拉底

C.探究社会正义 D.否定神的意志

10.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①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②开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道路③演绎了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④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重要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B.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

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 D.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12. 西欧在16世纪出现宗教改革,能够说明①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②天主教会已成众矢之的③人文主义的传播④德国的政治分裂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材料中的伟大人物应该是指

A.智者学派 B.启 蒙思想家

C.宗教改革家 D.人文主义者

14. 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下列中国学派与这一思想接近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5. 得出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一结论的证据,主要来自

A.考古领域在汉代墓葬遗址中发现纸 B.马克思的论述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蔡侯纸的说法

16. 《金史》有这样的记载:船中有贲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这段话主要说明

A.金人喜欢打仗、玩炮竹、放鞭炮

B.宋金时期,火药已较为普遍地运用在军事上

C.除金人外,其他地方还不知道火器

D.火药和火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7. 后人之所以称杜甫的诗为诗史,主要由于

A.杜甫的诗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

B.杜甫游历和描写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C.杜甫写了三吏,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

D.杜甫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

18.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以下关于元杂剧产生原因的推测,正确的是

A.戏曲界徽汉合流的局面带动了元杂剧的产生

B.流传甚广的昆曲促成了元杂剧的出现

C.同光十三绝等着名艺人的出现

D.瓦肆之类娱乐场所和知识分子科考无望而致

19.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结论最应该送给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量子论的提出

C .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

20. 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IC 卡实际是运用的磁感应理论。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的理论,在历史上诞生于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期

21. 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22.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A.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 B.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C.认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腐朽 D.认为中国的思想观念陈旧

23.国史中会经常碰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

24. 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 旧法

25. 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II卷 非选择题

26. 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4分)

材料二 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张,(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2分)

材料三 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 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陈独秀的观点,(2分)并指出其论证的理论依据。(2分)

(4)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两者观点的本质不同,(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085年欧洲十字军攻陷穆斯林在西班牙统治的托莱多城时,发现大批阿拉伯 文纸写本,其中包括希腊人著作的译本,遂引起注意。雷蒙德大主教筹办翻译机构,招请 懂阿拉伯文的人将其译出。这些拉丁文新译本的出现使欧洲人为之震惊,在他们面前突然展现出早已忘却而感到新鲜的古希腊精神文明的世界和不久前还放出异彩的阿拉伯文化宝库到14世纪欧洲已有四十多所大学,培养出一批批学者,每个大学都有图书馆,师生在阅读藏书时,从新译出的希腊和阿拉伯著作中获很多哲学和科学知识,自然认识到天主教神学的荒谬性。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

材料二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 教神学的迷雾。(启蒙运动)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转引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三 若干年间,批评指责的北风刮起它最大的曲解和嘲讽的暴风,(他们)甚至把我说成是一个邪恶的人。

赫胥黎语,转引自解恩泽:《科学蒙难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纸术的传播是如何推动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的含义,并分析启蒙运动是如何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的。(4分)

(3)北风喻指哪一势力?他们为何把赫胥黎说成是一个邪恶的人?(5分)

28. 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有什么特点?(4分)

材料二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其各自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 28岁,鲁迅 36岁,李大别 29岁,蔡元培 41岁。同年,林料已经 65岁,严复已经 63岁,辜鸿铭60岁,段被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4分)

材料四 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07年就学率达到了惊人的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然后是专门为男学生设的3年制高中和3年或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

(4)根据材料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

高二历史答案

12345678910111213

CADBB CDCDCDAB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AABADDADABCD

26(17分)

(1)孔子:(1分)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1分)

老子:(1分)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1分)

(2)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专制);(1分)主张君臣共治:(1分)以民为本(1分)

背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1分)商品经济发展(1分)

(3)主张: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2分)

理论依据:进化论的思想(2分)

(4)不同:黄宗羲的思想是对正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1分)陈独秀的思想属于近代民主思想。(1分)

影响:前者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1分)后者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1分)

27.(15分)

(1)推动:古希腊典籍的大量印刷,使欧洲人重新认识到被湮没的古代文明,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3分)(如只答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的,最多给2分)推动了大学教育的发展,促使人们从古代典籍中汲取科学营养,认识到神学的荒谬,从而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3分)(如只答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的,最多给2分)

(2)含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1分)天主教神学。(1分)

促进: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美的了解整个世界,从而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兴起。(2分)

(3)势力:宗教势力。(2分)

原因:赫胥黎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进一步动摇了天主教神学的权威。(3分)

28.(18分)

(1)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4分)

(2)蔡元培:反对专制统治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袁世凯:尊孔崇儒复古,为专制统治服务。(4分)

(3)特点:年龄倾向年轻化,新旧思想共存。(2分)原因: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2分)

(4)政府高度重视;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机制;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或普及小初教育。发展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科技教育。(答出3点6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中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选择题排除法的有效运用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三环节

高中历史问答题审题答题训练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备考详细计划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歌诀记忆法

高中历史考试的万能方法和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巧记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

高中历史问答题答题要诀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