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5-15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9年)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3.过程

(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2)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3)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4)确立: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5)结果:通过《权利法案》,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4.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国内意义),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世界意义)。

5克伦威尔的功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649年,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为限制国王的权利; 时间:1689年; 机构:英国议会。

2.内容:《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3.从《权利法案》的内容看:限制了国王的税收权、军事权、立法权。

4.作用:《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5.当今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英国、日本、西班牙、丹麦等。

6.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区别是:中国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而英国则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人物评价三法

历史学习指导:高三历史时间的四相记忆法

高中历史学习的增强记忆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原则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中国历史三字经学习法

高考历史复习注意“三联系”

名师指点:高中历史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学生如何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2011高考历史复习攻略解读:如何背熟基础知识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