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练习试题2016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练习试题2016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9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小编准备了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练习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①③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享有盛名的瓷窑很多,其中生产青瓷的是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均窑

3、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

A、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

C、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

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

4、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早市是在

A、西汉的长安 B、唐代长安

C、北宋开封 D、元朝大都

5、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6、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 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入侵

7、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 )

A.19世纪50年代前后 B.19世纪70年代前后

C.19世纪80年代前后 D.19世纪90年代前后

8、下列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同他们创办的民族工业有误的是

A.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B.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C.荣宗敬,荣德生新洋灰公司

D.张謇大生纱厂

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A.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

B.利润的刺激,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

C.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D.辛亥革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0、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发展最为迅速的民族工业是

A.船舶修造B.面粉业 C.纺织工业 D.钢铁采冶业

1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2.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当时( )

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4.1958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方向,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这反映出当时( )

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加快改造,建设社会主义制度

C、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

D、为发展生产力,急需改革生产关系

15.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 )

①正确处理十大关系②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③八字方针④高指标、瞎指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A.广东、福建B.安徽、四川C.四川、浙江D.安徽、江苏

17.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 )

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决定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20.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改革的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

②改革的前提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③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④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吸引外资

C、允许私人办企业 D、实行政企分开

22.下列关于对外开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国策

B.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

D.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3.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其标志是( )

A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召开

B中共十四大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D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五大

24、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25、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6、如果你要亲历一下1492年哥伦布的那一段航行,应该走的航线是( )

A、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

27、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所起进步作用不包括( )

A亚非拉洲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世界市场

C与世隔绝的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的大家庭

D使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团体

28、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影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加强了世界联系

C、扩展了工业文明

D、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29、下列选项属于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后果的是( )

①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在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③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给亚非拉带来灾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30、荷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下列表述符合当时荷兰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

①造船业发达,商船总吨数居当时世界首位,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

②对外贸易发达,阿姆斯特丹是重要港口,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③工业资本发达, 有强大的舰队

④在北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成为纽约市的起源

⑤17世纪的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A.①②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1、15世纪末英国开始崛起,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途径有( )

①新航路开辟后,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②政府采用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③成立殖民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掠夺

④圈地运动

⑤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⑤

32、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由此可见,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根本原因在于( )

A.黑人奴隶的起义和战争

B.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C.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工业革命发展的客观必然

33、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34、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

A.火车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5、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

D.欧洲国家确立世界霸权

36、某班同学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下列提出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

C.其目的是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7、垄断组织形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主要表现为( )

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财阀手中

B.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率

C.垄断组织通过兼并实行生产社会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38、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时世界一体化过程的主要特征是( )

①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 ②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 ③以物资和特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 ④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为结果

A.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建国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表明了1956年各经济成分较1952年的变化

经济形态 1952年 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19.1%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二 下表为1952年、1957年和1965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

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1965年产量

粮1.95万吨19%30%2.14亿吨

棉164万吨26%93%233万吨

钢535万吨296%580%1223万吨

煤1.3万吨96%210%2.3亿吨

电193.4万吨166%320%676亿度

原油146万吨235%38.94%1232万吨

材料三 下表为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

项目1992年比1978年增长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24000亿元7.18倍51倍

国民收入17400亿元5.78倍48.6倍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的成就是通过什么实现的?说明了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练习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练习试题2016】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歌诀记忆法

学好高中历史的三大法则

中国历史三字经学习法

高中历史学习:历史考试的五种心理

名师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考试经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巧记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备考详细计划

高中历史 谈高一历史学习方法

速记高中历史时间-四相学习法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