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这种题型在题干部分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如地图、漫画、图表、材料等,要求考生在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设计,这种题型考察学生对史料的处理能力,是当前高考命题中占绝对优势的题型。
解题技巧:一要读懂材料。二在题干中要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三要关注整道题目的有效信息。四要注意材料的出处,明确命题者的想法。
例1(2010全国一卷文综,13)
欧阳修上书说:京城今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祥其语言,不可流布,面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卢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相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解析:欧阳修上书的大义是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多为议论时政的内容,如果传到虏中,恐于朝廷不便,所以建议政府加强对书籍出版业的管理,故选D。本题容易误选B原因是没有关注整道题目的有效信息
例2(2010高考课标卷文综,25)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此题容易误选B,考生易错原因在于文言文阅读能力差,审题不准;对郡县制这一概念理解有误。
史学范式选择题
史学范式试题的大量出现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史学研究进步的重要表现,史学范式包括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史观。
解题技巧:先确定材料反映的史学观,再运用这一史学观的内涵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例(2010高考课标卷文综,30)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人先于中国接触国学该题考查的是文明史观,正确答案是C
重视试卷分析讲评
针对高考中常见题型及错误的分析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一、掌握科学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方法。
二、夯实基础、全面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
三、树立正确的史学观。
四、培养自己的的阅读能力。
五、重视考试后的试卷分析讲评。
六、做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训练以培养各种能力。
【高考易错题解析——历史】相关文章:
★ 商朝——妇好
★ 高中历史考试经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