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二历史上册文综第二次段考试题

高二历史上册文综第二次段考试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7-11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历史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历史上册文综第二次段考试题,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历史上册文综第二次段考试题

(每题2分,共计50分)

1、早期科学成就是建立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上的。比如:人们发现帆船出海航行时,随着船的渐行渐远,岸上的人们所看到的现象是船体渐渐地消失在水中,而桅杆还露在水面上;船返航时情况则相反。下列哪一成就与上述观测直接相关

A.地圆学说 B.日心学说

C.自由落体 D.经典力学

2.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话:他以超乎寻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历史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此人可能是:

A.哥白尼 B.牛顿 C.达尔文 D.普朗克

3.史学家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符合此先决条件的事件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经典力学的形成

C.胡克发现细胞 D.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4.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18241887)曾说:物理学已经无所作为,往后无非在已知规律的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而已。能证明这一说法错误的是

A. 经典力学体系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相对论的提出 D.两弹一星的问世

5.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乌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6.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7.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A.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B.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C.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

8.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B.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都与宗教思想桎梏直接相关 D.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9.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A.政府对科技日益童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0.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11.史载二战期间, 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 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 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 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12.早在1961年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是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如今,书中的警告一一出现,这再次证明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B.只有靠科技征服灾难

C.预言的准确表明作者的聪慧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13.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这是对下列哪本书的评价?

14.《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广泛流传,但是在日本却大受欢迎,重刻、翻译,各取所需的版本很多。此书未能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士大夫们不重视 B.相同的著作很多

C.缺乏社会环境 D.缺乏物质基础

15.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

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

16.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17.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18.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19.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20.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

21.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

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22.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文章作者应该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代表

23.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仪)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24.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5.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每题10分,功绩20分)

26、

材料一:牛顿,请原谅我,你发现了你那个时代唯一的路,只有具备最深邃思想和创造力的人才能找到的路。你创建的那些概念,甚至直到今天还在引导着物理学中的思考,虽然我们如今知道,它们将被其他一些从直接经验中脱离开来的观念代替。-----爱因斯坦(1946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请求牛顿原谅他的原因?(4分)

材料二: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领域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2)材料二的认识正确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6分)

27、材料三:如图

(3)上图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并简要评价。(6分)

材料四: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4)根据材料四分析,蔡元培的思想主张及其实质。(4分)

合肥七中第二次段考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B C B B A B D D C D B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D C B C D C C C

26、(1)、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推动了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正确。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的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27、(1)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传统道德,已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在新文化运动特定的背景下,有其必要;但对传统文化应该批判中有继承,不能全盘否定。

(2)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倡导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高二历史上册文综第二次段考试题】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记忆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概念辨析汇编(二)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高中历史复习冲刺方法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荟萃

学好高中历史的七个关键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