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希望你喜欢。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附答案)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 B.民本思想 C.农本思想 D.重农抑商
2.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西汉时董 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C.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3.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
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A.君权神授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D.春秋大一统
4.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5.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 矣。这一思想
A.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B.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6.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工商皆本 B.经世致用 C.民主科学 D.重农抑商
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在,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8.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9.苏格拉底在70岁时,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他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10.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1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得拉克曾这样讲过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 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宗教信仰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12.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已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13.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
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 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14.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A.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
C.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
1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16.下面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④②③①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17.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8.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在亚原子结构的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是在评价
A.伽利略的科学成就 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9.将达尔文的学说应用到社会舞台的做法,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
A.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B.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
20.英国哲学家怀海特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才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B.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D.近代科学理论在争鸣中不断发展
2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了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蒸汽时代的到来
23.科技发展和和社会进步,催生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序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24.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着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5.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B.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26.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所体现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武力推翻清朝统治 B.实行君主立宪 C.建立民主共和 D.维护专制统治
27.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表明,西学东渐先后呈现不同的主题。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求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变法图强 ④了解世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28.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
29.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很多史学家认为它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的理由主要是
A. 它力图从思想深处铲除封建专制的根源它 B. 它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它是五四运动的先导 D. 是资产阶级发起的
30.下列图表是19131923年间某学校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造成崇拜孔子票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新文化运动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第31小题16分,第32小题24分,共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 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法通议》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旧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4分)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
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该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4分)
(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中西启蒙思想
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观点法国18世纪进步思想家的观点
黄宗羲认为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天子之所是未必 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 校。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的主张。伏尔泰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认为 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卢梭认为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法国进步思想家的 主张有何共性?(2分)在内容与实质上有何不同?(8分)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
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
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
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
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2)依据材料三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4分)
材料三:李约瑟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曾在多种场合说过,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在15世纪前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然而,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出了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近现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科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五十讲》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为李约瑟博士分析中国在15世纪以后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6分)
2014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CADDBACBDAAC AD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ACADBCDCABCDA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第31小题16分,第32小题24分,共计40分。)
31.(1)师夷长技以自强(或写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4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4分)
(3)陈独秀;民主和科学。(4分)
(4)发展历程:学器物(技术)学制度学思想。(4分)
32.(1)共性:反对君主专制。(2分)
不同:①内容:明清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但未提出新社会制度构想,而只能以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西方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提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主张,构建了新社会制度的国家蓝图。②实质:明清进步思想仍属于封建儒学范畴,西方启蒙思想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8分)
影响: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4分)
(2)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4分)
(3)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
政治上: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束缚;(2分)
思想上: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束缚等。(2分)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箴言中学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