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三历史月考题整理

高三历史月考题整理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摘要】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除了复习好知识点以外,做题也是很重要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月考题,供大家参考。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

1.《春秋.公羊传》中主张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主张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两者共同论述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2.(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3.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罗马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A.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原则 B.注重人伦的原则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D.公正合理的原则

4.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5.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6.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粉碎了国民党四次大规模围剿

D.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7. 以下言论能反映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方面的设想和实践的是

10.哈弗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11.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

A.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 B.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 C.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D.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

12.《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尘(商肆集中

之处)次之,店与铺又次之。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地租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 D.有钱人喜欢经营土地

13.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

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

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研究,一些老

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经济史研究的地位取代政治史 B.关于古希腊经济争论无休止

C.学者史观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 D.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

14.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写道:5000年前,尼罗河谷的居民开始用文字记录他们的历史。从尼罗河流域,文明转移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布达米亚。接着,是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到16世纪,文明再次向西转移,使得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导致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衰落 B.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D.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

15.下列技术发明中,对改变工业生产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最具突出意义的是

A.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和一系列电气的发明

C.电讯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D.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应用

16.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不同年代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代 (单位:%)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17.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18.2010年,我国青海玉树大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使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应向下列那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 B. C. D.

19.《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 A.重视科举制度 B.文人社会地位较低

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 D.工商业经济发展

23.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24.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该材料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否定教会权威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摘要】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除了复习好知识点以外,做题也是很重要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月考题,供大家参考。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

1.《春秋.公羊传》中主张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主张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两者共同论述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2.(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3.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罗马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A.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原则 B.注重人伦的原则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D.公正合理的原则

4.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5.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6.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粉碎了国民党四次大规模围剿

D.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7. 以下言论能反映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方面的设想和实践的是

10.哈弗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11.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

A.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 B.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 C.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D.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

12.《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尘(商肆集中

之处)次之,店与铺又次之。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地租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 D.有钱人喜欢经营土地

13.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

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

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研究,一些老

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经济史研究的地位取代政治史 B.关于古希腊经济争论无休止

C.学者史观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 D.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

14.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写道:5000年前,尼罗河谷的居民开始用文字记录他们的历史。从尼罗河流域,文明转移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布达米亚。接着,是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到16世纪,文明再次向西转移,使得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导致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衰落 B.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D.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

15.下列技术发明中,对改变工业生产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最具突出意义的是

A.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和一系列电气的发明

C.电讯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D.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应用

16.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不同年代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代 (单位:%)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17.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18.2010年,我国青海玉树大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使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应向下列那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 B. C. D.

19.《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 A.重视科举制度 B.文人社会地位较低

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 D.工商业经济发展

23.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24.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该材料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否定教会权威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25.(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一《历史学岛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预梁柱。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终因各种因素而失败。

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东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6分)

(2)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代议制确立有哪几种方式,请各举一例说明。(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作的尝试。(2分)并分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2分)

(4)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2)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3)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2分)。指出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4分)

27. (18分)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

年代 历史时代 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

公元前9世纪至

公元前4世纪 古典时期 消费实态:反对奢侈消费,提倡节制和等级消费,轻日常生活消费,重公共消费,轻物资消费,重精神性娱乐消费。

消费观念: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

5世纪至15世纪 中世纪 消费实态: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

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 现代前期 消费实态: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消费。

消费观念:理性节俭为主流。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现代时期 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

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20世纪下半叶 后现代时期 消费实态:符号消费时代来临,注重精神消费,追求个性,炫耀品味,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盛行。

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2分)

(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6分)

(4)谈谈你对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B D C B 610 A C C B D 1115 D B D B B

1620 D A C C B 2124 B B A D

26.(16分)

(1)特征:带有西方特色;注重实用性;向外国求学等。(3分)

原因: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2分)

(2)特点:把中国的大同思想和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结合起来(2分,答中西结合也可给分)。

实践: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行动纲领;领导和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创立中华民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奖励实业,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法令。(酌情给分,3分)

(3)失败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专制主义传统深厚;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建设:1982年修订宪法,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确立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了民族团结;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了基层民主。(答出任两点,言之有理即可,4分)

27.(18分)

(1)早期人文主义思想(2分)

(2)变化:由非理性节俭转变为理性节俭(2分)

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需要进行资本积累。

【总结】高三历史月考题就为大家整理到这儿了,高三是重要的阶段,大家要好好复习,备战高考。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高三历史月考练习汇总

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整理测试

【高三历史月考题整理】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填补型材料选择题解答方法

高中历史复习冲刺方法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应试策略

高中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原则

京翰名师讲解高中历史的答题技巧

方法指导:高中历史考前应试答题技巧

高考文综(历史)考场攻略中篇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换位思考法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