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武威第十六中学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武威第十六中学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摘要】多做试题,在做题当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3、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梨

5.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 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7.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 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9.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10.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欧洲人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是在

A.8世纪中期B.11世纪中期

C.14世纪中期 D.15世纪中期

11、德国哲学家康德在题为《中国》的口授记录中介绍中国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就其长度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起讫地应该是

A、北京到广州 B、扬州至杭州

C、北京至杭州 D、杭州至广州

1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13.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B.摊丁入亩C.一条鞭法 D.两税法

14.下列中外文化交流事件中,发生在宋代的是

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内地B.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

C.活字印刷术开始外传 D.引进玉米和甘薯

15.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16.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17.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不断完善职官制度是历代统治者共同关注的大事。回答12-14题。

18、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9、下列机构中负责管理监察事务的是

①唐朝门下省 ②元朝御史台 ③明朝提刑按察使司 ④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元明清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回答12-14题。

21.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

22.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

①承宣布政使司②提刑按察使司③奴儿干都司④都指挥使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24、“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诗人诉说了16世纪后西方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的屈辱历史。下面的历史要素组合中,反映第一块领土被侵占的是

①台湾②澳门③香港④英国⑤荷兰⑥葡萄牙⑦1624年⑧1840年⑨1553年

A、①⑤⑦ B、②⑤⑨ C、②⑥⑨ D、③④⑧

25.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5分。第28题20分,共计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答案写在相应区域内。)

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县。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通典》卷十《漕运》

材料二 (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水面网四十步,通龙舟,……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官草顿。

──《大业杂记》

材料三 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卷六八《阎毗传》

材料四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体《汴河怀古》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请回答: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根据材料一、二、三加以概括。(3分)

(2)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根据材料四归纳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6分)

27.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材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三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古语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述?(1分)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什么?(3分)

(2) 战国、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3)宋代的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目的是什么?(2分)

28.(20分)

材料一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

──《新唐书》

材料三 表1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表1

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

全国 109906064

河北道 21029924

河南道 22467641

(唐朝时,正仓储州县粮食,义仓备灾荒时的不足,常平仓均粮价的贵贱)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10 AADCABCCBD 11-20 CDACABDCCA 21-25 BBCCB

26.(共15分)①目的:沟通南北交通运输,满足隋炀帝巡游作乐的奢欲,运输军队和物资北征高丽。

②胡曾认为开凿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皮日休肯定了开凿大运河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李敬方着重指出了运河开通后统治者对江南的搜刮和掠夺。

③积极作用: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消极作用:加重了劳动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也加强了对江南人民的搜刮、掠夺。开凿大运河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27(15分)

⑴《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1分

治国思想是:以德治国、以德治民,反对暴政和刑杀;3分

⑵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遭受冷落,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已。2分

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2分

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了“独尊”地位,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⑶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新儒学即理学。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3分

目的: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2分

28(20分)(1)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2)唐前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兴修了水利工程,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3)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重要产粮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4)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总结】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要多练习,多整理,才能多进步。希望大家在查字典历史网学习愉快。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高三历史期中试题训练测试

2013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整理练习

【武威第十六中学高三历史期中试题】相关文章:

高考优秀生分享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学好高中历史的七个关键方法

中国历史年代表

期末备考: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如何才能得高分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高中历史歌诀记忆法

高中历史学习的三个境界及学习四法

京翰名师讲解高中历史的答题技巧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备考详细计划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