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14年历史高三必修同步练习社会主义建设

14年历史高三必修同步练习社会主义建设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年历史高三必修同步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4.(2012山东高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答案 (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

解析 第(1)问侧重考查斯大林体制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主要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所有制的形式、经济运行模式等方面回答。第(2)问考查罗斯福新政对资产阶级利益的损害,从国家干预经济、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等方面回答。第(3)问考查对经济运行模式的理解,属于开拓型思维题,要求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作答,突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运行模式,不存在姓社姓资之分。

查字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年历史高三必修同步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4年历史高三必修同步练习社会主义建设】相关文章:

学好历史的四个关键

新高一暑假学习:如何迎接高中新生活

新高三必读:中等生如何应对新高三

名师指导:高三几种常见的不良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 历史规律与线索总结

名师指导:高一学习的特点及应对方法

古代史上没有妃子的皇帝

历史名人的学习方法

浅谈历史学习方法

世界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