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考临近,查字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了历史中考备考策略,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学过的知识,加强记忆,提升同学们的答题能力!
复习备考建议
1、注重教材、落实教材,地毯式的过一次,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知识
这里还包括对知识掌握的正确性:比如错别字问题,从去年学生答题情况看,错别字字出现的频率较高,如:戊戌变法戊戌两字写错的挺多,洋务(物)运动、近(进)代、马克思(斯)、列宁(林)。莫斯科保卫(为)战等,我们规定中国的人名、地名和专用名词写错了是不给分的,所以错别字成为一大失分点之一。平时要加强训练,因错别字而丢分就很可惜了。
2、梳理学科体系、建构知识网络
教师要认真梳理学科知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整体性,为学生构建科学的、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掌握史实和复述历史的准确率。
近年中考历史非常关注知识的整体性,注重知识点在历史大背景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如:去年11题近代化问题。本题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置于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综合考查。
12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把第三次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作用置于经济全球化这个大大背景下来考,更注重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
13题将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考查。并从中引出当前的中俄关系问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大背景下的历史事件的整合,归类,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因此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开始讲每一个单元的时候,首先要做一个单元概述,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脉络有个整体了解,知道本单元在整个历史中的地位。因为每个历史事件都不能脱离时代的大背景和大架构,所以我们不论是命题还是教学都要融入大课程观的理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知识整体性,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
3、加强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思辨能力
历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能只勾画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些点,这样即使暂时记住了也不牢固,且容易混淆,造成张冠李戴。从去年中考学生答题情况看,发现单独考一个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可能都能答上,可把几个知识点放在一起考,就不会了。从去年的试卷看,11、13题并不难,考的都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只不过是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了而已,其实属于很基础的东西,可得分率很低,说明学生对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对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缺乏理解,也说明我们老师缺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造成主观题得分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要求我们老师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以及平时的教学中,要将知识点放在整体结构中进行串联、归类,要强化理解记忆。另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同类知识进行整合、归纳、迁移和提升,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同时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典型练习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去年中考试卷看,大综合、大跨度的题加强了,这将是今后中考命题的趋势。
这样做的宗旨,首先,在于引导学生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能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归类,将文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印在脑海中,否则背完了、考完了,马上又还给老师、还给课本了。
其二,由于近年来高考文综题的综合性、融合度都越来越强了,如果我们中考题太简单,学生就无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高考。毕竟这也是选拔性考试,我们不能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必须与高考接轨,紧跟高考重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趋势,增加开放性、应用性、综合性、大跨度的问题,将同类话题放在同一个平台进行考查。今后中考的三个主观题,前两道题要跨整册教材,最后一道一定要跨两册教材。因此老师们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一定要将两册教材内容的交叉点找出来,进行整合、归类、拓展、延伸。
4、注意捕捉社会热点、关注乡土知识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现在。
教师要具有捕捉社会热点的敏锐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去捕捉和引入相关的热点信息,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本土知识。比如:热点事件发生以后,马上要联系所学历史知识,找到社会热点与历史的最佳契合点,思考历史规律在现实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类似事件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如何等。关注乡土知识方面,要注意将本土历史置于历史长河之中,让学生了解本地历史在整个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结。将历史与现实、与生活知识和乡土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也是中考的命题导向。我们历年中考题都有大量这样的题。
关注本土元素,是我们市中考历史命题要保持的一个特色,就是要让别人拿到这份卷子,不看题头就知道是桂林的试卷。所以每年的中考题一定有12题是要联系广西和桂林本地知识的。老师们平时要多了解、收集一些乡土历史知识为教学和复习备考服务。
5、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材料,做到论从史出
做回答材料分析题,我们一定要教会学生从材料中去捕捉答题信息,答案要紧扣材料,做到了论从史出。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史料的分析和理解训练,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我们老师在设计材料题时,设问一定不要脱离材料,学生答题也不能脱离材料,让材料成为一种多余的东西,没有材料一样能成立,这就失去了材料分析的意义了。
6、加强学习、修炼内功,提升整体素质
有老师说看了去年的中考题,不知道今后怎么上历史课了,我觉得能产生这种效果那太好了!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怎么样大家应该很清楚,就是基本上是杂牌军(特别是乡级初中),以致战斗力不强。我们就是想通过中考来改变那种认为什么人都能上历史课的思想观念,转变我们历史老师那种教死书、死教书的死板的教学方法,让我们老师今后的课上得灵活生动,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成为师生的动感地带!
这就要求历史老师:(1)要加强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2)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要增强进取心和自信心,作为初中历史老师我们要首先自己看得起自己,为自己的学科鼓与呼,用自己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技艺博取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喝彩。
总结:历史中考备考策略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学过的知识点,祝同学们中考再创佳绩!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中考历史重点知识点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冲刺:历史知识巧记速记法
【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相关文章: